乾隆很生氣,後果……應該很嚴重。
但正版永琪牌乾隆也知道,這具皮囊之前對五阿哥、小燕子還有令妃一眾那是縱容得沒話說,這個世界那是崩壞的沒話說,若猛然改變太多容易招人懷疑。
身為永琪時一貫的謹慎,讓乾隆決定放緩改造腳步,用領導專用的說法就叫行動前一定要“精心謀劃,細心布局”,務必做到一步一個腳印,確保改造大業落到實處、取得實效。
打定主意的乾隆,慢慢熄了心中的怒火。招呼近侍伺候洗漱,鬥誌昂揚的乾隆鑽進了暖暖的被窩,一覺睡到大天亮。
用過早膳,處理完今天的奏本密折,依例召見了幾個大臣,解決了這具皮囊遺留下來的若幹大小事務,乾隆小小的感歎了一下,這皇帝,他真是越做越順手了。
心底有點小得意的乾隆同學不知道,他之所以能這麼快適應這個位置,是因為在這個崩壞的世界裏,皇帝的生活重心從來都是圍繞後宮和還珠一眾打轉的,朝政,調劑而已——所以,大展抱負什麼的,隻是理想狀態。
不過,咱們還是暫時不要打擊榮純親王的熱情了,他本就已經夠悲催了不是。
閑下來的披著乾隆皮的永琪,想起了他的額娘愉妃。
永琪記憶中愉妃,隻有一個詞可以形容:低調。在乾隆皇帝的後宮中,與孝賢、慧賢、令妃、淳妃哪怕是那拉氏相比,都沒有絲毫出彩的地方,皇帝的寵愛似乎從來都與她無緣。但就是這樣一個在眾多後宮女人之中默默無聞的愉妃,教養出了倍受皇阿瑪稱讚的他。
人人都說愉妃其貌不揚、內向木訥,但永琪知道,在這步步驚心的宮裏,他的額娘也許不是最聰慧的,但卻絕對是看得最透徹的,她知道自己要什麼,也懂得怎麼去獲得。打小他就明白,他的額娘與其他的宮妃不一樣,心思從來都不在皇阿瑪身上,她全心記掛著的,隻有她們母子二人。是她教會他什麼叫忍辱負重,什麼叫韜光養晦,什麼叫厚積薄發;也是她讓他看清自己的位置、明白自己的責任、懂得取舍進退。
所以說,對愉妃,永琪是尊敬的,是衷心愛護的,是很有感情的。
原來的他纏綿病榻數年,對他的死,愉妃早有心理準備。二人最後一次見麵的時候,她的目光中有哀戚有不舍卻無絕望,拉著他的手,她平靜地說:“若真有那一天,且安心地去吧,額娘會好好照顧自己。”所以,在知道自己死去的時候,和放心若嘉一樣,永琪並不擔心自己的母親。
初得知自己還魂在了乾隆身上,永琪就光顧著囧了,並沒有想過自己的皇額娘和母妃們會變成“自己”龐大後宮群的一員;後來現實殘酷地告訴他這裏並非原來的世界時,已經意識到這個略顯荒誕的事實的他,也隨之坦然——反正,那些女人個個都長著一張陌生的臉。再加上對那個二百五前任的拒絕承認,永琪的最後一點心理障礙也消失了。
就當新娶的小老婆唄。他想。
但對於愉妃,他的額娘,永琪是無論如何邁不過這道坎的。
是以,當他得知這裏的愉妃早在若幹年前就已薨逝時,永琪一邊兒傷感,一邊兒卻也偷偷鬆了一口氣。
因為沒有見過,更談不上感情,正版永琪牌乾隆甚至有些沒心沒肺地想,或許這樣也好,若她還活著,定會被這個世界的五阿哥氣得牙疼頭疼全身疼。
對愉妃的感情到底烙印在永琪心裏,閑來無事永琪內核全力運轉的乾隆覺得應該去永和宮看看。
於是,帶著吳書來,乾隆朝永和宮進發。
應該說,前任乾隆確實是極寵令妃的,比起永琪原來的那個世界有過之而無不及。因此,延禧宮人遠遠見到乾隆往延禧宮方向來了就喜洋洋地匆匆入內通報令妃,一點也不奇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