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電腦
電磁波發生於電腦(指常規的CRT電腦)的前麵及後麵。電腦屏幕會放射出陰離子,操作時的距離至少在30cm以上,開機瞬間電磁輻射最大,應予避開。
2.電視機
看電視時,最好能距離電視機3m以上,關機後立即遠離電視機。
3.微波爐
使用微波爐時,應注意至少離爐0.5m以上,眼睛不要看著爐門,不可在爐前久站。食物從爐中取出後,最好先放幾分鍾再吃。
4.電熱毯
相當於一個電磁場,即使關上開關,仍然會擾亂體內的自然電場,對孕婦、兒童、老人的損害最大,應慎用。
老年人警惕家庭衣物隱藏病菌
美國和歐洲的醫學家近幾年對一種叫“超級病菌”的病菌高度重視,它已導致嚴重的肺炎等感染問題。而這種病菌經常藏在醫生的袖口上被帶來帶去。
有關專家說這種病菌在人的鼻腔裏發現較多,可通過人與人的皮膚、人與物的表麵直接接觸而傳播。在美國,至今發現的高帶菌人群主要有小學生和軍人。
由此,專家提醒人們注意不要讓手和袖口成為這個超級病菌的“集散點”,抵抗力弱的老人的家庭要重點防範。
對於手部,要強調出門回來就洗手,生活中要避免挖鼻孔的動作。對於衣物,材料要盡量選致密的、清洗後易幹的,這樣的麵料抗菌效果最好。比如有化纖成分的針織麵料,還有市場上新出現的納米材料等新式麵料。相反,百姓熟悉的棉製布料是抗菌效果最差的,因為它蓬鬆易藏菌,清洗以後不易幹導致抗菌效果較差。
如果有條件,家庭中可使用一些用抗菌性能較強的麵料製成的套袖。當給寶寶換尿布、護理臥床的老人等時,可以減少病菌傳播的危險。尤其是家裏常來客人、家庭成員多的家庭更為適用。
另外,普通衣物甚至是新購買回的衣物上往往也會存在有隱藏的細菌。因此,老年人對於日常衣物要注意以下幾點:
1.細菌汙染
一件衣服買回家之前,要經過許多道工序,如製作衣料需要工人,製成衣需要人剪裁、縫製、熨燙、檢驗、包裝、運輸等。在一條流水線下來,一件衣服往往要經過無數人的手,由此也可能沾上了無數的細菌,這些細菌可能會造成老年人腹瀉或者傷口感染。
2.軍團菌
目前已知的軍團菌寄生於天然淡水和人工管道水中,也可在土壤中生存,潛伏期2~20天不等。有研究表明,軍團菌可在自來水中存活約1年。此外,軍團菌經空氣的傳播性很強,但目前尚未能證實人與人之間的傳播。
3.各種化學試劑的危害
在種植天然植物的過程中,為防止各種病蟲害會用到多種農藥,這些在農作物生長過程中使用的各種化學藥劑,有一部分會被纖維吸收,雖然在紡織品加工過程中絕大部分被吸收的化學試劑會被除去,但仍可能有部分會殘留在最終產品,這些化學藥劑對人體有各種各樣的危害,且與其在紡織品中的殘留量有關,其中有些殘留藥劑的毒性極易經皮膚被人體所吸收,而且有些化學藥劑還會給人身體帶來相當大的危害。
4.染料
在染料加工和紡織品印染加工過程中也可能有一部分重金屬帶入其中。汞金屬對人體的累積毒性十分嚴重,它會侵入人體的肝、骨骼、腎、心及腦中,當受侵害的器官中重金屬積累到一定程度時,便會對人體健康造成十分巨大的損害。有些雜料還能對人體有致敏、致癌的作用。
5.洗滌劑中的增白劑
洗滌劑在生產過程中往往添加熒光增白劑,以使衣物、潔具等在清洗後顯得白亮幹淨。人們在享受到增白的時候,並沒有想到增白的效果是不是健康。事實上,熒光增白劑是一種化學增白雜料,它進入人體後,能和人體中的蛋白質迅速結合,且很難排出體外,這就給肝髒帶來了負擔,而且熒光劑極易對人體皮膚產生刺激。
6.製衣中的甲醛
成衣麵料中常含有一種甲醛的物質,具有一定的防腐作用,還可使麵料挺闊,不易起皺。但這種物質對人的眼睛、鼻子、皮膚都有一種強烈的刺激性,會造成人體精神萎靡、食欲不振等不良反應。
7.動物皮屑及其生物活性的物質
寵物皮屑及其產生的其他生物活性物質,如毛、唾液、尿液等對空氣的汙染,也會帶來健康危害,會使人產生變態反應。據測算,室內有寵物時,空氣中變態反應原的含量增加,在有寵物房屋內變態反應原的濃度可以是無寵物房屋內的3~10倍。普通人群中對貓、狗的變態反應原有過敏反應的大約有15%。因而,喂養寵物的室內空氣環境會使這部分人群的哮喘、過敏性鼻炎等變態反應性疾病發生率升高。
老年人內衣有講究
生活中,不少老年人往往不太注重穿著,一輩子節約慣了,在購買內褲上也常圖便宜,對內褲的質地、款式、顏色都不講究。其實,內褲雖小,卻與老人的健康有著密切的關係。
1.普通內衣材質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