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後記我與《乍夜迷茫》(2 / 2)

真正高質量的文學作品,應出自於具有豐厚文學修養和想象力,同時又具有豐富的人生閱曆和對生命深刻認識的專業作家之手,而我是恢複高考製度進入大學,看著瓊瑤小說,唱著校園歌曲,憧憬著像《廬山戀》那樣浪漫愛情長大的,骨子裏有叛逆的思想,酷愛文學,熱愛生活,是一個不甘寂寞而情感豐富的業餘寫作愛好者。《昨夜迷茫》沒有華麗的辭藻和複雜的結構,寫作上純粹是“白描”手法,平鋪直敘,通俗得像聊天擺龍門陣一樣娓娓道來,僅指望讀起輕鬆,有快讀節奏感。

初稿寫完後,我發在了博客裏,於是很多朋友從網上讀到了原創,他(她)們紛紛打電話或發郵件給我,說,李然你的文筆不錯,清新流暢,小說讀起來像是在欣賞一幅幅連綿的畫卷;有的人說,這是一個男人的迷茫和幾個女人的彷徨;還有的朋友說,小說中“我”和“柳曉月”的那段情感本不該有,放棄了怪可惜,但又不得不放棄,現實總是這樣的不如意……

不管怎麼評說,這些粗糙的文字像一塊塊磚頭,終於砌成了一本厚厚的粗糙作品。

在寫作的過程中,我特別感謝當年在學校共過事的周大同老師(他是老知青,在那青春無華的歲月,曾有過許多的夢幻與追求,對文學也是情有獨鍾),他幫我修改、潤色、仔細校對,句斟字酌,哪怕是一句話,一個字,甚至於一個標點都沒有放過。有時改來改去,竟然把情節副線改成了主線,把構想中的次要人物改成了主要人物,以至於麵目一新。嗬嗬!我與周老師時常坐在咖啡廳或茶社“喋喋不休”的談論著各自的觀點和看法,以求少點遺憾,多些完美。

感謝寧夏人民出版社的編輯,他們給我提出了許多寶貴的意見,指導我進一步修改、完善,沒有他們的鼎力相助,也許這部作品還躺在電腦裏睡大覺,至少沒這麼快與讀者見麵。感謝我公司職員文霞、娟子、倩倩,還有我的女兒薇薇,在不同的時間段裏幫我認真打印文稿,整理資料。更感謝我的愛妻徐興春對我寫這本書的理解,在出版付梓前,她給了我堅定的信心;感謝那些默默支持和鼓勵我寫作的親人和朋友。

謹以此書,獻給愛我和我愛的人。

李然

2010年8月於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