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風齊著力·電急流光

電急流光(1),天生薄命,有淚如潮。

勉為歡謔,到底總無聊。

欲譜頻年(2)離恨,言已盡、恨未曾消。

憑誰把、一天愁緒,按出瓊簫(3)。

往事水迢迢(4)。窗前月,幾番空照魂銷。

舊歡新夢,雁齒(5)小紅橋。

最是燒燈時候(6),宜春髻、酒暖蒲萄。

淒涼煞、五枝青玉(7),風雨飄飄。

注釋:(1)電急流光:指時間過得飛快,如急流閃電。

(2)頻年:多年,這些年。

(3)瓊簫:玉簫。瓊,美玉。

(4)往事水迢迢:往事像流水一樣過去了。

(5)雁齒:比喻整齊的台階。

(6)燒燈時候:即元宵節。燒燈,指元宵節燃放燈火。

(7)五枝青玉:元宵節所燃之燈。

摸魚兒·送座主德清蔡先生(1)

問人生、頭白京國,算來何事消得(2)。

不如罨畫清溪上(3),蓑笠扁舟一隻。人不識。

且笑煮鱸魚,趁著蓴絲碧(4)。

無端酸鼻。向歧路銷魂,

征輪驛騎,斷雁(5)西風急。

英雄輩,事業東西南北。

臨風因甚成泣。

酬知(6)有願頻揮手,零雨淒其此日。

休太息(7)。須信道、諸公袞袞皆虛擲(8)。年來蹤跡。

有多少雄心,幾番惡夢,淚點霜華織。

注釋:(1)座主德清蔡先生:座主,科考之主考官,亦稱座師。德清蔡先生,即蔡啟傅(1619—1683),字石公,號昆暘,浙江湖州德清縣人。清康熙九年(1670)進士,並被欽點為狀元。康熙十一年,為順天(今北京)鄉試主考官。

(2)消得:值得。

(3)罨(yǎn)畫清溪:罨,本指覆蓋。指的是蔡啟傅的故鄉風景如畫。

(4)且關煮鱸魚,趁著蓴絲碧:典出劉義慶《世說新語·識鑒》:張季鷹辟齊王東曹掾,在洛,見秋風起,因思吳中蓴菜羹、鱸魚膾,曰:“人生貴得適意爾,何能羈宦數千裏以要名爵?”遂命駕便歸。

(5)斷雁:失群孤雁。

(6)酬知:酬知己,勉勵先生。

(7).太息:歎息。

(8)諸公袞袞皆虛擲:此處化用杜甫《醉時歌》:諸公袞袞登台省,廣文先生官獨冷。

摸魚兒·午日(1)雨眺

漲痕添、半篙柔綠(2),蒲梢荇葉(3)無數。

空蒙台榭煙絲暗,白鳥銜魚欲舞。橋外路。

正一派(4)、畫船簫鼓中流住。

嘔啞(5)柔櫓,又早拂新荷,沿堤忽轉,衝破翠錢(6)雨。

蒹葭渚,不減瀟湘深處。霏霏漠漠如霧。

滴成一片鮫人(7)淚,也似汨羅(8)投賦。愁難譜。

隻彩線、香菰(9)脈脈成千古。

傷心莫語。記那日旗亭(10),水嬉散盡,中酒阻風(11)去。

注釋:(1)午日:即端午節,農曆五月初五,民間有在這一天賽龍舟緬懷屈原的傳統。

(2)半篙柔綠:半竿深的碧水。

(3)蒲梢荇葉:蒲、荇,皆為水邊的植物。

(4)一派:一片。

(5)嘔啞:搖櫓聲。

(6)翠錢:新生的荷葉。

(7)鮫人:傳說中的人魚。

(8)汨羅:屈原投水自盡的江。

(9)香菰(gū):即粽子,因用菰米做成,故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