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縷曲·簡梁汾(1)
灑盡無端淚。莫因他、瓊樓(2)寂寞,誤來人世。
信道癡兒多厚福,誰遣偏生明慧(3)。
就更著、浮名相累。
仕宦何妨如斷梗(4),隻那將、聲影供群吠。
天欲問,且休矣。
情深我自判(5)憔悴。轉丁寧(6)、香憐易燕,玉憐輕碎(7)。
羨煞軟紅塵裏客(8),一味醉生夢死。
歌與哭、任猜何意。
絕塞生還吳季子(9),算眼前、此外皆閑事。
知我者,梁汾耳。
注釋:(1)簡梁汾:簡,簡劄,書信,這裏是以詞代信;梁汾,即前注中顧貞觀。
(2)瓊樓:指天上的宮殿。
(3)信道癡兒多厚福,誰遣偏生明慧:信道,知道;癡兒,庸鄙之人;遣,讓;明慧,聰敏。這兩句是憤激之語。
(4)仕宦何妨如斷梗:即不妨視仕宦如斷梗。斷梗,折斷的葦梗。
(5)判:通“拚(pàn)”,不顧惜,這裏指甘願。
(6)丁寧:即叮嚀。
(7)香憐易燕(ruò),玉憐輕碎:香草易於楚燒,玉器易於破碎。
(8)軟紅塵裏客:庸鄙之人。軟紅塵,意近溫柔鄉。
(9)絕塞生還吳季子:自苦寒的寧古塔歸來的吳季子。吳季子,本指春秋時吳國的季劄,這裏代指吳兆騫。吳兆騫(1631—1684,),字漢槎,吳江鬆陵鎮人,與納蘭交契。吳兆騫因清初科場案被流放寧古塔。
金縷曲·寄(1)梁汾
木落吳江(2)矣。正蕭條、西風南雁,碧雲千裏。
落魄江湖還載酒(3),一種悲涼滋味。
重回首、莫彈酸淚(4)。
不是天公教棄置,是南華、誤卻方城尉(5)。
飄泊處,誰相慰。
別來我亦傷孤寄(6)。更那堪、冰霜摧折,壯懷都廢。
天遠難窮勞望眼,欲上高樓還已。
君莫恨、埋愁無地。
秋雨秋花關塞冷,且殷勤、好作加餐(7)計。
人豈得,長無謂(8)。
注釋:(1)寄:相當於現代漢語的給,致,即給……的信。
(2)吳江:即吳淞江,梁汾的故鄉。
(3)落魄江湖還載酒:此句化用杜牧《遣懷》:落魄江湖載酒行。
(4)酸淚:悲傷的眼淚。
(5)是南華、誤卻方城尉:此處化用唐溫庭筠的典故。溫庭筠被貶為方城(今河南方城縣)尉後,自謂“因知此恨人多積,悔讀《南華》第二篇”。慨歎學識淵博而不為人所容。南華,即《南華經》,也就是《莊子》。
《南華》第二篇是《齊物論》。
(6)孤寄:孤身旅居。
(7)加餐:多吃點飯。典出《古詩十九首·行行重行行》:棄捐勿複道,努力加餐飯。
(8)無謂:無所作為。此句化用李商隱《無題》詩:人生豈得長無謂,懷古思鄉共白頭。
金縷曲·再贈梁汾,用秋水軒(1)舊韻
酒涴(2)青衫卷。盡從前、風流京兆,閑情未遣。
江左(3)知名今廿載,枯樹淚痕休泫(4)。
搖落盡、玉蛾金繭(5)。
多少殷勤紅葉句(6),禦溝深、不似天河淺。
空省識,畫圖展(7)。
高才自古難通顯。枉教他、堵牆落筆,淩雲書扁(8)。
入洛遊梁(9)重到處,駭看村莊吠犬。
獨憔悴、斯人不免。
袞袞門前題鳳客(10),竟居然、潤色朝家典(11)。
憑觸忌(12),舌難剪。
注釋:(1)秋水軒:明末清初名士孫承澤的別墅,在北京城西,為文人雅集之地。周在浚借居此地時,邀聚當時名士酬唱詩詞,後輯為《秋水軒倡和詞》。此詞即用其韻。
(2)涴(wò):汙染,弄髒。
(3)江左:長江下遊以東的地區。
(4)枯樹淚痕休泫(xuàn):典出《世說新語》:桓溫北征,經金城,見年輕時所種之柳皆已十圍,慨然曰:
“樹猶如此,人何以堪!”攀枝執條,泫然流淚。泫,流淚。
(5)玉蛾金繭:玉蛾,楊花;金繭,柳枝的嫩葉。
(6)紅葉句:這裏暗用唐人紅葉題詩的典故。範攄《雲溪友議》卷十:宣宗時,舍人盧渥偶臨禦溝,得紅葉,上題絕句雲:“流水何太急,深宮盡日閑。殷勤謝紅葉,好去到人間。”盧歸藏之。後來宮中放出宮女擇配,不意歸盧者竟是題葉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