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北平和平談判(5)(1 / 3)

第三件事是國民黨行政院長孫科,未經李宗仁同意就於2月7日把行政院遷往廣州,孫本人也跟著去廣州,李宗仁認定孫科此舉,必得蔣介石幕後支持,甚為憤慨。李宗仁感到他處境孤立,想求助於社會賢達,這也是他讚成甘介侯搞和平代表團去北平的原因之一。甘介侯原想借此撈取政治資本,想不到就在“代表團”準備啟程的前幾天,新華社從北平廣播出一則電訊,聲明人民的北平,絕不允許帝國主義的走狗甘介侯插足(大意如此),這無異給甘介侯當頭一棒。李宗仁無奈,隻好要黃替代甘介侯,陪同顏、章、邵、江等四位老先生去北平。黃對李說,如果隻是以“上海和平代表團”作了幌子。此去實在沒有多大意思,敬請他考慮另派別人,不必要他去。李說他準備要黃帶些口信給葉劍英,而且要黃去了之後就留在北平擔任聯絡工作。於是黃接受了李交代的任務後到上海去準備行程。

上海和平代表團一行定於2月23日從上海起飛去北平。起飛前兩天,李宗仁來到上海,除分訪顏惠慶、章士釗、邵力子、江庸諸人外,並和黃啟漢在霞飛路(即現在的淮海中路)1105號談話。他要黃帶給毛澤東一封信,並要黃口頭向葉劍英或其他中共領導人轉達以下6點意思:

(1)希望能實現全麵和平,倘有局部人反對,再合力以政治軍事力量對付之;(2)和談以毛澤東提出的8項原則為基礎,但戰犯問題之處理,最好留待新政府成立之後;(3)絕不期望以外援進行內戰,隻要答應進行和談,可作公開聲明;(4)希望能及早派定代表,開始商討和平方案;(5)對蔣介石本人,如認為他留在國內於和談有礙,可提出使之出國;(6)對國際關係,希望中國美蘇美友好關係的橋梁,不希望依附一國反對另一國,美蘇兩國的友誼,均須爭取。

李宗仁要黃把這幾條意見用筆記下來,再三囑咐務必轉達勿誤。李還要他的機要科編了一本專用電報密碼給黃,並把設在他“官邸”的電台呼號抄來,要黃向中共方麵提出,允許黃在北平設立一個電台作為和他通訊之用。

2月13日上午10時許,黃隨同“上海和平代表團”從龍華機場起飛。飛機上除顏惠慶、章士釗、江庸、邵力子4位老人和黃以外,還有負責聯係南北通航的金山以及4位老人的秘書潘伯膺、張豐胄等人;劉仲華的愛人及3個兒女和黃啟漢和愛人李素平也同行。當天飛機到青島,住了一夜。14日到北平,在六國飯店住下。當晚,葉劍英單獨接見黃啟漢。黃把李宗仁寫給毛澤東的信請他轉交,並把李對黃講的話以及他這次組織“上海和平代表團”來的內幕,向他作了彙報,至於李給毛澤東的信的內容,主要是表白他要求早日和談,實現和平的願望,並介紹4位老人前來請教等語。

第二天,葉劍英到六國飯店來會見“上海和平代表團”的4位老人,對他們此來表示歡迎,並和他們進行了友好的談話。下午,葉劍英(當時是北平軍事管製委員會主任委員兼北平市長)設宴招待4位老人以及和他們同機來的人員。出席宴會的還有董必武和羅榮桓、聶榮臻、薄一波等人;傅作義、鄧寶珊也被邀參加。此後,葉劍英分別和顏惠慶、章士釗、邵力子、江庸4位老人個別談話。

20日,中共北平市委在北京飯店舉行盛大宴會,出席大會的有黨政軍負責人、工農兵代表、知識分子和愛國民主人士共400餘人。“上海和平代表團”全體人員也被邀參加。會上,葉劍英作了重要講話,大意是說,和平、民主、統一建設新中國,這是一種天津方式,就是以人民的武裝力量,粉碎負隅頑抗的反動軍隊,掃除和平民主統一的障礙,在這方麵,中國人民解放軍完全具有足夠的力量可以勝任。另一種是北平方式,就是通過談判,和平解決問題。葉劍英指出,從我們的願望來說,希望用北平方式,可以減少人民的損失,但這取決於國民黨是否以民族利益為重,以人民利益為重,改弘易轍“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傅作義將軍能做到的事,別人也應該能做得到。

散會前,葉劍英告訴黃啟漢,毛澤東準備到石家莊接見4位老人,他希望黃和劉仲華兩個人當中,有一個人陪他們一塊去。黃當即推讓劉仲華去。次日,4位老人搭從上海坐來的中國航空公司的專機到了西柏坡,晉見毛澤東和周恩來。他們回來後,都表現十分愉快,章士釗對黃說,他一生見過許多大人物,他覺得毛澤東是令他最佩服的一個領袖。他又說,此行所得的一個總的印象是和平的障礙在南方,不在北方。

3.5李宗仁派黃啟漢駐平聯絡

27日“上海和平代表團”乘原專機返回南京。黃啟漢遵照李宗仁的旨意,留在北平繼續擔任聯絡工作,住在六國飯店。劉仲華隨代表團回去,向李宗仁彙報。黃寫了一封信請他帶回去給李宗仁,信裏主要是談個人對和談的看法。黃在信中指出,和談成敗之關鍵有三:第一,和談出發點必須純粹是為了人民,不容夾雜半點私點,堅定這一出發點,和談便易進行;第二,和談的動機與目的必須是光明正大,是為了要建立一個獨立自由民主之新中國;第三,和談的手段,必須是“備和言和”,而不是“備戰言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