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裁履曆
趙新先,1941年4月出生於遼寧省營口市,大學文化,中共黨員,現任三九企業集團總裁、黨委書記。
1964年畢業於沈陽藥學院(今沈陽藥科大學)的趙新先,曾著有我國第一部《中藥注射劑》專著,在醫藥研究方麵碩果累累。1964年8月一1984年12月,曆任第一軍醫大學附屬南方醫院藥局教師,副主任、主管藥師、主任。1985年,他攜帶“三九胃泰”等科研成果和500萬元借款南下深圳,在筆架山下的荒地上創辦了南方製藥廠,目前已經發展成為擁有以藥業為主,多業經營的國有大型企業集團,總資產達175億元,無形資產近50億元,規模位居全國醫藥企業之首,被國務院確定為全國120家試點企業之一。1998年底,“三九”與部隊脫鉤,2000年3月,三九醫藥A股成功上市發行,一舉募集資金近17億元。2000年,三九機製被錄入中國MBA經典案例庫《經營通鑒》。趙新先被譽為“中國中藥現代化之父”,先後榮膺全國“五一”勞動獎章、中國改革十大風雲人物、軍隊優秀企業家、第八屆全國人大代表、聯合國和平獎等數十項榮譽。他的名字已被英國劍橋世界名人傳記中心收入《世界名人錄》。同時,他還受聘為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南開大學商學院、沈陽藥科大學、中山大學企業管理學科兼職教授、深圳市企業博士後工作站、三九企業集團博士後工作站指導教師。
總裁原聲
我總結三九集團的發展經驗,認為小平理論是我們發展的基礎,創新是我們發展的動力,企業家是我們發展的關鍵。
——趙新先(《中國企業首席執行官的培養問題》)
中國企業首席執行官的培養問題
受侯校長和李院長的委托,今天到南開來,有三個目的:第一個是學習南開好的校風,好的培養人才的經驗。特別是對我個人來講,我原來是學藥學的,沒有學過經濟管理學,在企業的生存發展過程中,我需要很好地學習管理學,所以到南開來是一個很好的學習經濟管理的機會;第二個是來表示感謝的。三九有南開的畢業生,最早是1990年畢業的,最近幾年也有,而且還有一個南開的MBA,這些人在三九的事業發展中起了很大的作用;第三個是來研討,研討我們國有企業的領導人怎樣培養,這就是我今天演講的主題——《中國企業首席執行官的培養問題》。在座的都是未來的中國首席執行官的候選人,這個問題不但是你們所關心的。也是中央所關心的,也是我們國有企業所關心的,這個題目是我第一次講,我在清華大學、中山大學、同濟大學等幾個大學每年都講一次課,但是把首席執行官的培養問題作為一個課題來講,今天是第一次,也是我學習總結的機會,所以我打算講的時間少一點,跟大家一起討論的時間多一點。
我想先介紹一下,“999”是怎麼來的。70年代我們在廣東省粵北山區搞老年性氣管炎治療過程當中,發現了兩種藥可以治療胃痛:一種就是三椏苦,草本植物,中藥;第二種叫九裏香。我們把這兩種藥拿回醫院裏來,配成一種衝劑叫三九衝劑,開始治療慢性胃炎。那個時候市場上有日本的“胃仙u”、德國的“胃得樂”,還有其他一些進口的藥,這些藥是專門治療潰瘍病的,治療慢性胃炎的藥還沒有,於是我們在三九衝劑治療慢性胃炎的基礎上,進一步地發展起來了。1985年正式審批這種藥物的時候,我把“三九衝劑”起名叫“三九胃泰”。到南方藥廠需要有一個注冊商標的時候,我就想到了“555”,於是我就把注冊商標定成“999”,成立集團的時候,我就把集團起名叫“三九集團”,最近我們醫藥板塊上市,我們起名叫“三九醫藥”,這就是“999”的來曆。其他人對“999”的來曆講了很多,像什麼臭老九,這個九,那個九,實際上“999”是這樣來的。
我個人是1964年從沈陽藥科大學畢業的,我學的是西藥,在學校裏邊80%是學西藥的學科,20%是學中醫中藥的學科,但是畢業之後我主要的精力是搞中藥,“三九胃泰”、“正天丸”和“壯骨關節丸”就是我和幾個臨床教授共同研究開發的科研成果。三九集團今天在中國醫藥行業裏麵已經是最大的一個集團,1998年它的銷售收人、利潤、利稅名列全國同行業第一。三九的主要競爭對手是華北製藥廠、東北製藥廠這些是國家“一五”期間投資建立的大企業集團。另外一批競爭對手,是中美史克、西安楊森等這些世界級大的藥業集團在中國辦的合資企業。我們能在競爭中占據第一位,確實不容易。我總結三九發展經驗,外部的原因是天時、地利、人和,“天時”就是中央改革開放政策和鄧小平理論的指導;“地利”是我們地處深圳的好環境;“人和”就是我們有一個很好的上級,有一個開明的婆婆;內部原因是我們總結了一個機製叫“三九機製”,一個好的企業精神叫“三九精神”,有一個好的發展戰略叫“三九發展戰略”。這是從外部和內部總結我們三九能夠發展起來的主要原因。去年9月份我到英國劍橋管理學院去作一個專題報告,這個管理學院有一個課題是專門研究三九集團,我在劍橋大學裏邊也受到一個很大的啟發,就是劍橋大學的校辦工廠有700多家,每年還以20—30%的速度增長,現在它的校辦廠可能接近1000家了。為什麼校辦工廠發展得這樣快?它的管理學院的校長給我介紹,原來劍橋大學的教授自己研製的成果,一賣了之,但是後來有一個教授,他研究的成果不賣,自己用成果辦了一個公司,發展起來了,給整個劍橋大學的專家一個非常強烈的震動。從那以後,再沒有把成果賣給別人的了,而是自己拿著成果下海辦公司,學校也很開明,利用英國的法律搞股份製公司,學校占股份公司10—30%的股份,其餘70—90%的股份給專家,給研究發明者,或投資基金來人股,所以劍橋大學的校辦工廠發展得非常迅猛。我參觀其中一個校辦工廠,實際上隻有三年的發展史,一個教授研究化學結構的篩選儀器,價值1500萬美元。這個公司三年之間的營業額就超過了5000萬美元。劍橋的啟發使我想到三九就是這樣發展起來的,他們也講他們研究三九是看到我是“三九胃泰”的主要研究者,我自己把它轉化為生產力,轉化為一個產業集團。我回來之後認真地再研究三九集團,我覺得這裏麵除了剛才所講到“天時”、“地利”、“人和”,和我們的經營機製、企業精神、發展戰略之外,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因素就是知識型企業。三九是一個從校辦工廠發展起來的知識型企業,它跟大學有著密切的關聯,它的成果是大學的,它的轉化人是大學的,它的公司雛型幼年時期是大學的校辦工廠,因此在三九發展戰略上我就提出來,我們要在知識經濟年代培養知識型企業,這也是目前我們國內企業應當走的一條路。我們南開大學也有很多科研成果,能不能轉化成幾個大的集團,如果能夠,我想對我們南開的發展,對我們國民經濟的發展會有很大的推動作用。在國際上,應當說美國的微軟做得最成功,比爾·蓋茨在哈佛還沒有畢業的時候,拿著自己的成果和幾個同夥搞了一個股份製,發展成微軟,這也是校辦企業的一個雛型。今天我講首席執行官的問題,中國國有企業的首席執行官從哪裏來?應當從我們的大學裏來。現在我們國家的國有企業中人才來源應當說非常複雜,還沒有找到一個培養首席執行官的很好的場所和環境,我們有的通過黨校來培養國有企業的領導人,國家經貿委也在策劃要建立一個管理學院來培養我們國有企業的領導人。首席執行官這個概念也就是總裁,我們國有企業的總裁有兩種,一種是政府派來的,一種是自己創業的。像我就是自己創業的。像鞍鋼也好,寶鋼也好,首鋼也好,現在的總裁都是政府派去的。在國外有職業型經理,我們在中國要派經理。那麼如何培養這種派來型經理和創業型經理?對我們大學是責無旁貸的一項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