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經驗論方法
經驗論方法是一種認識論的理論或學說,又稱經驗主義。它認為經驗是人的一切知識或觀念的唯一來源,片麵地強調經驗或感性認識的作用和確實性,往往以這樣或那樣的方式,貶低乃至否定理性認識的作用和確定性。旅遊研究中的經驗論指的是一種認識的理論,是與唯理論相對立的。根據經驗論者對旅遊演技對象的不同,旅遊經驗論研究方法可分為唯心主義經驗方法和唯物主義經驗方法。前者主張經驗是主觀自生的或上帝賦予的,把旅遊經驗限定為感覺或表象的總和,而這種感覺和表象是不依賴物質自然界的;後者則認為經驗是旅遊作用於人的感官而引起,是對物質自然界的反映。
4.案例研究
案例研究方法作為社會科學研究中的一種常用方法,被廣泛地應用於法學、人類學、社會學、心理學和管理學等不同的學科中。旅遊研究中也常常運用案例方法。個案法就是對某一個體或群體組織在較長時間內連續進行調查、了解、收集全麵的資料,從而研究其心理發展變化的全過程的方法。個案研究法是結合旅遊實際,以典型案例為素材,並通過具體分析、解剖,促使研究者進入特定的情境和過程,建立真實的感受和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案。從國際學術界的相關研究看,學者們根據不同作用和目的劃分了具有不同功能的案例研究,有的區分為探索型、描述型、解釋型和評價型四種,也有人分為探索型、描述型和解釋型三種。
5.規範化方法
這種方法是探尋旅遊活動過程中的各類關係及這些關係的協調與調整。這些關係包括旅遊活動的合理開發與組織、現實利益的分割與曆史利益的規劃、各要素(或各部門)間的協調配合等。如何合理利用旅遊資源、優化旅遊活動、協調各種利益關係等成為它的思想前提。
(二)定量研究
定量研究法是指根據統計分析方法的運用情況分為基礎統計分析(均數、頻數、相關分析、統計檢驗等)、複雜統計分析(回歸分析、因子分析、聚類分析、對應分析等)。國外學者在對旅遊的研究過程中,將定量研究法與實證研究很好地結合在一起,常用計算機軟件作為輔助工具,較最常見的是SPSS定量數據分析軟件。
史蒂文斯(S. S. Stevens)將定量研究的測定尺度分為四種類型,即名義尺度、順序尺度、間距尺度和比例尺度。
名義尺度所使用的數值,用於表現它是否屬於同一個人或物。例如,給屬於特定群體的事物編號(男女、職業、區域等)。
順序尺度所使用的數值的大小,是與研究對象的特定順序相對應的。例如,給社會階層中的上上層、中上層、中層、中下層、下下層等分別標為“5、4、3、2、1”或者“3、2.5、2、1.5、1”就屬於這一類。隻是其中表示上上層的5與表示中上層的4的差距,和表示中上層的4與表示中層的3的差距, 並不一定是相等的。5、4、3 等是任意加上去的符號,如果記為 100、50、10 也無妨。
間距尺度所使用的數值,不僅表示測定對象所具有的量的多少,還表示它們大小的程度即間隔的大小。不過,這種尺度中的原點可以是任意設定的,但並不意味著該事物的量為“無”。例如,0°C 為絕對溫度273°K,華氏32°F。
名義尺度和順序尺度的數值不能進行加減乘除,但間距尺度的數值是可以進行加減運算的。然而,由於原點是任意設定的,所以不能進行乘除運算。例如,5℃和 10℃之間的差,可以說與15℃和20℃之間的差是相同的,都是5°C。但不能說 20℃就是比5℃高4倍的溫度。
比例尺度的意義是絕對的,即它有著含義為“無”量的原點0。長度、重量、時間等都是比例尺度測定的範圍。比例尺度測定值的差和比都是可以比較的。例如:5分鍾與10 分鍾之間的差和10分鍾與15分鍾之間的差都是5 分鍾,10 分鍾是2分鍾的5倍。比例尺度可以進行加減乘除運算。
定量研究還可以采用實證主義方法進行,這是一種以“實際驗證”為中心的哲學思想。廣義而言,任何種類的哲學體係,隻要求知於經驗材料,拒絕、排斥先驗或形而上學的思辨,都為實證主義;狹義而言,實證主義則指法國哲學家孔德(Auguste Comte)的哲學。探尋旅遊現象和過程及內在規律的真實表達,是旅遊學發展的基本方法,主要探討旅遊的產生、發展、演化及各要素間與其他要素間的關係及相互作用規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