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2 / 3)

豐盈的侗女在聳天的節拍中彩色地走出了曲曲彎彎、圓圓圈圈,叮叮當當,曾訴說過外婆母親苦難的耳墜項圈奏出了土地鮮嫩的記憶,碰響了山寨的寄語,清晰地連起歲月,迥旋不盡展現著情的富有和愛的充沛……

三月的月光在鼓樓的屋簷下停歇下來,看到展銷了古老又展銷著現代,三月的蘆笙,一聲聲祈禱吉祥平安,被風兒吹得綿長綿長,變成了迷人的色彩、醉人的芳香,連這裏的空氣也是彩色的飄香的、孕育著一片片溶溶的春意。

16.侗塞夜霧

霍,好大的霧!已經是陽春三月,連油桐也擠出了嫩嫩的芽苞、那雄偉的侗山呢,早已是一個蒼翠的世界,而霧還是這樣大。

昨夜,“蘆笙踩堂”開始時,霧出現了,和篝火堆裏冒出的青煙雜在一起,化作有一種氣味的東西,不一會,我的臉就感到潮膩膩的。

霧被歌舞迷住了,我也被霧和歌舞迷住了,這一夜,我第一次感到了朦朧的美。霧,歌舞,還有如癡如醉的侗哥侗妹,他們似乎早有一種默契,把我,把天上那看不見的月亮和星星,把大地上的萬物,都帶進了那個悠遠的,迷離的世界。

這就是那個世界嗎?站在霧裏,任黎明時分的輕風拂著麵頰,“叭嗒,叭嗒……”,那是水珠兒在樹上的聲音,象詩。

霧終於體現了它的博大,博大得讓你永遠看不清它的完整形象。它喚來了雞的晨啼,並且緊緊纏住了我,使我無法脫身。坡下的山溪在吟唱著……

霧遮住了我,即使看不分明,我還是辨認出一對青年在“坐妹”了。小夥子垂著頭,而姑娘呢,幹脆躲到小夥子背後。我能看清的,隻有他們腳上的布鞋和小夥子腰裏掛著手電筒。兩個身影突然消失了,也許是我靠得太近的緣故,我十分愜意,霧擋住了我,我沒有追。他們是踏著霧來的,現在霧又把他們裹走了,我終於沒有看清他們的麵容……,我在想,侗寨的夜霧這樣美,他們一定也很美!

哦,侗寨喲,你蘊藏不僅是傳說,而實現卻要比傳說美得多,它們象夜晚的露珠兒,在深沉的月夜裏,把所有的一切都奉獻給大地,當黎明到來的時候,便悄然而去了……

17.山間笑聲

山寨的夕陽象個大紅的燈籠,慢悠悠地下山去了。玫瑰色的霞光透過茂密的杉樹林,篩下無數光斑,撤在山間小徑上,象鋪了寶石的五彩路。

帶著兒時依稀的記憶,我行走在這山寨靜美的山間小路上……

忽然,密林深處隱隱約約傳來了陣陣嘻笑聲,顫動著從樹蔭中透射過來的霞光,青草、山花、水影在這笑聲中顯得那麼調和、優美。我舉目一望,看見金竹掩映的苔蘚小道上有幾籠花花綠綠的百褶裙在擺動,象是彩雲在飄,又象是金鳳凰在飛。

嗬哈,原來是一群打扮得十分豔麗的侗族姑娘。真是山間有笑的侗妹來喲!我驚奇不已,問道:

“姑娘們,是參加婚禮嗎?”

“婚禮?咯、咯、咯……”領頭的姑娘長得象金竹筍一樣標致、結實;臉蛋象紅花果一樣紅潤。她一回頭,銀光閃閃的胸飾叮當作響。她不屑一顧地說:

“笑聲隻能在婚禮中才發出麼?”

我靜靜地站下來了,我聽到的仍然是這重複的、悅耳的笑聲,眼前飄動的還是一片片彩雲,但我卻聽出了一個新的希望,一種希望在調出山寨淡雅的顏色,襯托出春天蓬勃的生命力。

18.木排

侗鄉的峽穀裏,一條墨綠的大江在晝夜不息地流瀉,它沒有昂首挺胸的船舶,有的隻是江中的術排,徊徉於巨大的浪巔與旋渦之間。

以它的執著,求索,在夜的網罩中往返穿越,伴著江水呼吸的節拍,似春燕在浪尖跳躍,載著侗鄉人民美好的希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