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姐生性樂觀、外向、直率,家裏流傳的一段佳話是:她五六歲時,有次媽媽病了,躺在床上起不來,她對媽媽說:你要是死了,一定要把錢包留給我。大概是因為她看到媽媽每次買東西總是要從錢包裏掏出錢來吧。她這童言無忌可真令人莞爾。大姐年輕時愛說愛笑愛唱歌,是一個非常浪漫的人。她和姐夫的婚姻就頗具戲劇性:“文化大革命”中,他們倆在河南洛陽的一個工廠工作,大姐是黨員積極分子,負責整姐夫的黑材料,整著整著就整出了感情,後來就跟他戀愛結婚了。
大姐上的是哈爾濱軍事工程學院,她考大學的時代,所有的有誌青年都一心要獻身國防工業,根本不會考慮將來自己一生在哪裏生活,過什麼樣的生活。畢業後很有可能分到山溝裏或者戈壁灘上,但是他們全不在乎。
就連個人的愛好都不會過多考慮。他們真的相信,每個人都是國家建設這架大機器上的一顆螺絲釘,被擰在哪裏就在哪裏發光發熱,毫不吝惜地用這種方式耗掉自己的生命。到晚年,她有一次跟我說:其實我一點也不喜歡無線電,我喜歡文科,我當初應當選擇文科的。可是說這話時,她的職業生涯已經結束了。我從中聽出了她悲悼自己人生道路的遺憾和辛酸。
二姐陳乃雲出生於1944年,聽媽媽說,生二姐時是難產,如果不是當時一個投誠過來的日本醫生醫術高超,媽媽就沒命了。二姐也被寄養在一個老鄉家。二姐很幸運,那家人對她特別好,對她倍加嗬護,好東西都先盡著她吃,老鄉家的一幫孩子眼巴巴地看著流口水。那家的孩子名字裏都有個“雲”字,二姐因為是“奶”在他家的,所以竟隨他家孩子排名叫了“乃雲”。因為她跟那家人親,跟爸媽不親,到把她接回來時可費了點勁。她不但大哭大鬧,而且還常常躲在門後邊用小石頭子扔媽媽,所以她跟媽媽的關係就一直不好。
社會學研究發現,在一個家庭裏,老二往往是最不受待見的,所以從統計結果看,不但老二命運多舛,而且就連犯罪率都高於老大和老幺。二姐在家裏就是這樣的處境。媽媽基本上是個和顏悅色的人,但是她有次對二姐發脾氣,可是把我嚇得夠嗆,因為很少見到媽媽發脾氣。那次是因為二姐把一個很燙的鍋直接放在了玻璃茶幾上,結果玻璃炸了,鍋摔下來。記得媽媽斥責她:你是怎麼學的物理。我替二姐難過了半天。俗話說,孩子最怕的就是父母的偏愛。從小不受待見的孩子有個最大的後遺症,就是終生都不會快樂。二姐的性格中就有這樣的陰影。
然而,二姐卻是我們兄妹四人中最有藝術氣質的,她彈得一手好鋼琴,畫畫也很好。在中學生數學競賽中,她不僅是獲獎者,而且是代表所有獲獎者講話的那個人,據說是華羅庚親自為她頒的獎,還登了報紙。她聰明過人,智商極高,當年高考的分數是北京市前幾名,完全可以上清華,但是出於跟大姐同樣的原因,她也選擇了哈軍工,同樣是無線電係。因為陰錯陽差的機緣,二姐有幾年居然在國家計委坐機關。她是一個典型的智商高情商低的人,哪裏是做公務員的料,在那裏連一個新畢業的小大學生都能欺負她,因為她對機關那套運行潛規則的知識是零,如果說不是負數的話。她最終在一所大學找到了歸宿,教了一門難到別人都教不了也不願教的課程,寫了一本除了專業的人誰也看不懂但是行家評價很高的教科書。
二姐的藝術氣質還表現在她對環境問題的關注,她對我說,森林的減少和湖泊的幹涸給她造成一種近似生理上的痛苦,她常常為這些事情憂心忡忡,夜不能寐。她在國家計委工作時為此寫過報告,還得到了當時的有關方麵負責人宋健的批示。她的這個特點使我想起一個著名的女性主義理論即生態女性主義理論,該理論認為,由於女性的生存方式更接近自然,所以能夠對自然所遭受到的戕害有感同身受的痛切感覺。
哥哥李向南生於1947年,是家裏唯一的男孩。媽媽雖然是女權主義者,也基本能做到對男孩女孩一視同仁,但是還是可以隱隱感到她對哥哥的偏愛,那完全是一種潛意識的非理性的情感,可以意會不可言傳。
哥哥隻比我大5歲,又不像兩個姐姐常年在外地生活,所以我們倆接觸比較多。記得學校搞“鬥私批修”的時候,哥哥是我最好的引導人和談伴,因為他是一個極其虔誠的懺悔者,對於自我批評、自我修養或者說是自我折磨有深刻的體會和說不完的感悟。如果說我的虔誠段位才剛入門的話,他早就修煉到黑帶段位了。
哥哥也是智商極高的人,他是101中初中的金質獎章獲得者。當時的金質獎章如果有一個四分就不會被授予,必須是全五分的學生才能獲此殊榮。而這樣品學兼優的學生竟然一直入不了團,令父母為之氣結,甚至跑到學校當局那裏去提過抗議。問題出在哪裏呢?原來就是因為哥哥的虔誠和懺悔人格。在15歲的時候,他情竇初開,對一位女同學萌生了極其自然卻又令他極為驚恐的情愫,因為在當時,這是思想複雜和內心不夠純潔的表征。出於他的純真和虔誠,他向組織坦白了內心的焦慮,而且一直在懺悔自己那“肮髒的思想”。內心這麼齷齪的人還入什麼團呢?所以哥哥一直懺悔改造到高三才勉強入了團,是班上的倒數第幾名了。這種遭遇對於現在根本沒有入團入黨念頭的年輕人來說,應當是一點挫折感也不會有的,可是對於哥哥那麼純真和虔誠的人,他青春期的挫折卻是毀滅性的。這種痛苦的青春期經曆影響了他終生,使得他的個性受到了嚴重的摧殘。
哥哥一生勤勉工作,非常克己,在報社這樣人人都能大搞外快的地方,他卻始終守著清貧,循規蹈矩,從來不會去鑽營物質上的待遇。在60歲他剛剛退休的年齡,還沒有來得及享受人生安度晚年,他就中風了。雖然經過千方百計的搶救和康複訓練,他的智力還是難以恢複,隻能有簡單的思維和活動。他已經在真正的意義上返老還童,將像一個懵懂的孩子那樣度過他的餘生。
我們兄弟姐妹四人雖然情感不是那麼黏稠,也很少相互走動,但是我們之間關係極為融洽,相互懷有深厚的情誼,大家心中毫無芥蒂,真是血濃於水。我為有這樣的哥哥姐姐而感到內心溫暖,柔軟。他們是我在這個人世間碩果僅存的有血緣關係的親人。
二、壯壯趣事
(一)
壯壯住院了,去做第二次眼睛矯正手術,明天就要上手術台了。雖然沒有什麼風險,但是畢竟是動眼睛手術啊,心裏還是緊張。昨天晚上,他打電話來說想我了,難受,後來躲在被子裏悄悄地哭。通過話,我睡不著覺,一想起這個世界上有這麼一個小小的生命在想著我,眼淚就流個不停,眼淚一直流到耳朵裏,涼涼的。
我這個人原來好像沒有什麼母性的,記得還有人說過我由於沒有母性所以不是一個完整的女人。波伏瓦也因為關於母性的觀點多受人詬病,她的觀點好像是否認女性一定會有母性,否認母性是天生的,認為女人完全可以選擇母性和非母性。
但是可愛的小壯壯,這樣一個小小的人兒,他話還說不大清楚,就會對我有這樣的感情,這樣的依賴,這對我來說,真是世間難尋的一種情感體驗。我不知道這是不是母性(難道說是我身上的母性被他喚醒了),我也不在乎因為有了母性就成了一個更完整的女人(完整不完整有那麼重要嗎),我隻是陶醉在這種甘醇的愛與被愛的情感之中。
(二)
兒子小壯壯正在上幼兒園大班(2007年1月)。他漂亮出眾,也很聰明,但是好像特別晚熟,淘氣,一點不願意學習。恐怕在他開竅之前(估計要到10歲左右)肯定適應不了正規的小學生活。
現在常常出現的局麵是:全班小朋友都學寫字,就他一個人不寫,有一次老師讓他寫字,他說沒有帶作業本,老師說一會檢查他的書包看是不是真沒帶,他趁老師不注意就跑出去了。有小朋友向老師“舉報”:壯壯出去扔作業本了!
他平時隻是酷愛看各種動畫片,如貓和老鼠,鼴鼠的故事。別的小孩都有個理想,問他長大想當什麼,他答:當狗。問為什麼?答曰:小狗多可愛呀。
壯壯的趣事:
趣事之一:這天他做了好多小丸子,每個都很圓。壯壯說:我是大廚師了,我不是人了!(白馬非馬)
趣事之二:一天壯壯從幼兒園回來說:小朋友讓我當美眉,我不當。問:壯壯哪是美眉呢?壯壯是白馬王子嘛。壯壯卻說:我不是白馬王子,我是糊塗蛋。(白雪公主裏七個小矮人之一)
趣事之三:晚上讓壯壯臨睡前去尿尿,壯壯尿完後說:媽媽,我尿飽了。(以為喝水呢)。
壯壯現在還好混,今年九月上小學後老是班上最後一名可怎麼辦呢?真發愁。我們現在考慮幾個選擇,一是像鄭淵潔那樣自己在家裏開私塾,再有就是去上個外語學校,學習也許比較不太嚴,也因為在幼兒園壯壯最喜歡上英語課,雖然他無論中文英文都有點大舌頭。無論怎樣,這個小家夥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很多快樂,我們也希望他能多享受一點童年時光。真的不忍心看他為寫一個名字哭得鼻涕眼淚流成河,他願意玩就多玩些日子吧。
(三)
2007年,壯壯上了小學一年級。他的生理年齡和心理年齡差很遠,也就三四歲的樣子。每天上六節課,每周考一次試,實在太痛苦了。他一開始考12分,後來考50分,最近這次考了55分,雖然是全班最末一名,我們和他自己還是高興得不得了。他現在像神經病一樣,經常口中念念有詞:100分,100分。在課本右側的空白處劃滿了對鉤——這是他最想看到的東西,是他心中最大的焦慮。
雖然所有的小孩都在受這種折磨,還是覺得什麼地方不對。比如,老師的獎金要和全班的平均分掛鉤,像壯壯這樣晚熟的孩子就會給全班拉分,老師能喜歡他嗎?老師的注意力全都在分數上,不會根據每個孩子的特點去教育他。
為什麼在國外孩子們上小學就沒這麼大壓力?沒開竅的孩子就多玩幾年。孩子的分數排行也絕不會公布。這樣孩子就不會有太多壓力。從小學到中學都是同樣的問題。
問題的關鍵是:用分數逼孩子是一個好的教育思路嗎?為什麼不能像國外學習,把學習變成一件快樂的事情,而一定要把學校辦成集中營,把孩子當犯人,把學習搞成受罪呢?
昨天是壯壯瘋玩兩天之後頭天上一學,走到校門口,他們班一個小女孩正在那兒哭鬧,不想上學——看來壯壯不是他們班最困難的學生,還有人墊底哪。壯壯跑過去拉著那個女孩的手勸她別哭,他說:上學多快樂呀!(這句話是我們灌輸的結果)學校還管飯!(這完全是他的原創)
自從那天考了55分,壯壯逢人便講:我跟100分就差50多分了!(算錯啦)
今天又考試。小壯壯,加油呀!怎麼也得拚個及格吧。
(四)
兒子在快樂地成長,(2008年3月)雖然已經到了一年級的下半學期,他還弄不好20以內的加減法,雖然他考試仍然是全班倒數第一,雖然他說話仍然口齒不清,但是他還是快樂地成長起來了。
他最好的一科是英語,單詞量稍大,上課喜歡舉手發言,他常常整小時整小時地看英文卡通片,即使聽不懂,恐怕也有了一點語感。而且教外語的外國女老師是個半吊子,每次上課以做遊戲為主,以教學為輔,這大概也是壯壯喜歡上英語課的原因。別的老師對我們家長說,應當去投訴,花這麼多錢請的外教,不教書,老帶著孩子做遊戲怎麼成?可是我不想去投訴,在國外一年級恐怕就是這樣上課的。
寒假的時候,我們在深圳,有一天去深圳植物園。當北國千裏冰封萬裏雪飄的日子,深圳卻綠意盎然。道路旁、山坡上都開滿了鮮花。我們在湖中蕩舟,壯壯玩得興高采烈,小小的年紀突然詩興大發,冒出一句:美麗的媽媽開滿了山坡。雖然他可能不知道自己說的是什麼,可是我感到驚喜和感動。我覺得這是世界上最美的詩句,無數大詩人想破了腦袋也不一定能寫出這樣的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