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番外 一千年後(1 / 2)

一千年後,海裏的薑女石成了有名的旅遊盛地。岸上,各地都有好事者修建了薑女廟,這其中又以山海關的薑女廟門前上的那一副對聯有為有名。

海水朝,朝朝朝,朝朝朝落

浮雲長,長長長,長長長消

夏天的黃昏是一天中最美的時候,遊人吃過了午飯,三三兩兩地在海灘上散步,海裏還有人在遊泳。嘻笑喧嘩,打鬧遊戲。

有一男一女兩個年輕人站在薑女石前的沙灘上,正“朝朝朝”“長長長”饒口令般地說著笑著。女孩子糾正說:“你說得不對,是朝朝朝,你隻要明白它的意思就不會再讀錯了。前兩個字的音發朝,就是每天,後一個字讀潮,就是潮水、海潮,連起來就是海洋的潮汐每天都有,每天都起起落落,朝朝朝落。你們男的口齒不清,念不好。”

男孩子笑著辯解,說:“誰說的,著名的相聲演員裏哪個是女的?”

女孩子笑一聲,“那是以前你們男的霸道,不許女的拋頭露麵,才給你們占了市麵。你看唱含燈大鼓的都是女的,嘴裏咬著一個鐵架子,架子上還有點燃的蠟燭,不照樣唱得清清楚楚?”

男孩子攤攤手,“我說不過你,我承認我們口齒不清好了。不過你說的這個是山海關的孟薑女廟,不是這裏的孟薑女石。”

女孩子不答,轉身看著海裏的三塊大礁石。

男孩子說:“就這三塊破石頭,有什麼好看的?來了這些天,天天盯著看,還沒看厭嗎?”

女孩子像是沒聽見他在說話,瞧著海裏那三塊石頭,夢幻似說道:“薑女石,傳說最前麵那塊高的石頭是孟薑女,後麵那兩塊小的是孟薑女的包袱,裏麵裝著她給萬喜良做的棉衣。其實呢,這三塊石頭原是兩塊,有一年電閃雷鳴,把其中一塊給劈成了兩段,慢慢地就有了孟薑女和棉襖的故事。但是,千百年來人們不知道的是,這兩塊石頭後麵另有故事,這不是尋常石塊,也不是天然礁石,而是人工雕琢出的兩根石柱,叫做天闕。天闕,皇宮前麵的望石,隻要看到這高大的石闕,就表示皇宮到了。也就是說,正對著這兩根石闕,是一座皇宮。”

女孩子轉身背海麵山,用手指著前麵一片遺址說:“傳說秦始皇東海求仙,在碣石邊修建了一座行宮,名叫碣石宮,規模宏大。又說是秦始皇建有三座宮殿,地上是阿房宮,地下是秦皇陵,水邊就是碣石宮。有專家說:在五十年代,海邊發現有整齊的石條步道,一直通到薑女石前,修人民公社的時候,就把石條撬起來拿去用了。唉,可惜。”

轉身又看看海裏的薑女石,自言自語地說:“薑女石裏藏著碣石宮的秘密,豈不是非常神奇?千百年來薑女石一直守著這個秘密,人們被表麵的東西迷惑了這麼久,沒有人去追究一下深層的原因。我們現在離秦始皇的時候是遠了,那曹操呢?當年他到碣石來,宮殿應該還在吧?石闕也應該還沒被雷劈斷,怎麼就沒有一點提到秦皇宮闕?他隻說秋風蕭瑟,洪波湧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裏。他隻看到了自然景觀,一點沒提到有什麼宮殿建築。就算是廢棄了很久,也不會完全湮沒了吧?”說完又沉浸在自己的思緒之中了。

男孩子說:“近年來對碣石感興趣的人很多,明清時就有人在論證碣石的確切所在。我在網上查了好些書,看到明末的顧炎武說他實地考察了山東十餘年,參考了諸家學說,又留心了當地的山川古跡,在《山東肇域誌》裏說,山東省無棣縣的馬穀山,又叫大山的才是古時人說的碣石也。他說《禹貢》中說:島夷皮服,夾右碣石入於河,又曰:太行、恒山至於碣石,入於海。”

女孩子說:“這也沒說明什麼問題,中國這麼大,同名的地方有的是。比如諸葛亮的南陽,就有河南南陽和湖北南陽之爭。也許山東的馬穀山在古代也叫碣石,但不能說明秦始皇的碣石宮就在那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