琮於對鏡屏道:“這龜鱉池是專門用來放生的,真正供養所謂靈龜的地方定然另在別處。這小廟很舊,圍牆倒很新------觀主或許是半路出家的,借了一個不知以前做何用的地方蓋了這座小道觀。”琮於說著,見池子旁邊有幾個香客正將帶來的小烏龜扔到池子裏,然後合掌祝禱。琮於搖搖頭:“將人家活得好好的生靈抓來,扔到這巴掌大的池子裏再也出不去,是行善,是毀善?”說完看看鏡屏,隻見她正嘻嘻的調弄一個小孩手裏的小烏龜呢。琮於隻得由她玩,自己繞過放生池進了正殿------不過是比普通人家客廳略大一點的屋子罷了。殿裏正中供著北方真武大帝,兩邊各立了一個護法,一個人身龜首,一個人身蛇首。按民間說法,這是由真武脫凡時吐出的腸子化成的龜蛇二將軍。那龜將軍塑得炯炯有神,大概是為了應這道觀的名號。四周牆上的壁畫畫的正是真武大帝北遊降魔除怪的經曆,隻是壁畫故事裏真武帝君不再是主要突顯的神人,重點描繪的是龜將軍的事跡。
這時,琮於看到有人從真武像後走出來,他便繞過神像,又見到一個小門------原來還有後殿,從裏麵傳出輕輕的流水聲,又見幾個香客正在門口排著隊。琮於走過去問怎麼回事,一個排在後麵的香客說:“咱觀裏規矩,許願池一次隻放三個人進去,不知道今天能不能排到我咧。”
“傳說池****著一隻靈龜,真有這事嗎?”
“真有,道長一會就看到了。”
琮於便對前麵的人說自己不是來許願的,是想掛搭的道士,要拜見觀主,人家隻好放他先進去。
本樓還有新作,反響比這部好,已在磨鐵正式發文。
百度搜磨鐵,首頁搜左道,進厭勝術:左道門徒
琮於進了後殿,環顧一周,隻見再無別的出路,是一個密閉的屋子,四壁沒有窗戶,隻有一個頂窗漏下一柱陽光。雖然四角設有燈台,點了油燈,仍顯得有些昏暗。有一股細水從最裏那麵牆上流了出來------卻不是築建出來的牆,倒像是一片石頭,水就是從一個較大的石縫裏流出的。琮於這才發現隻有其它三麵牆是磚石牆,這屋子其實是依在一片山崖上建起來的。
屋子中間又有一個小池,沒有圍欄,果然有三個香客跪在池邊送香祝禱。池邊立了一個小石碑,刻著“千載不枯之泉”幾個字。池中又有一座石龜,那龜殼足有六七尺,下半身沒在水裏,為了生動,那爪子雕成伸展的樣子,在漣漪中看去,就真像在撥水一樣。石龜的頭部向上伸著看著頂窗,正好被頂窗的那一柱陽光照著。最傳神的是它那一對眼睛半開半眯,好像被光線刺到了眼睛,真像是一隻懶懶的鑽出水麵曬蓋的烏龜!
池邊有個地方設了幾級石階,石階伸到池中。這時隻見一個香客略顯緊張的走上石階,正好能將他的嘴湊到石龜的頭旁邊。琮於這時才發現龜首左邊故意鑿了一個略大的耳孔,那香客此時便對著那耳孔小聲說著什麼------這難道就是向靈龜敘說心事嗎?隻是不知這塊石頭將如何償人所願。
琮於有些不屑的笑了笑,又去看別處,隻見靠裏一個角落擺了張桌子,一個道士坐在桌後打著盹。東邊牆上掛著一幅畫,畫得是三個風仙道骨的隱士在鬆樹下歡笑暢飲,隻是這三人相貌特征似乎都有印象,卻又不能確定------畫中人物常常隻重神而忽略形,單從五官很難判斷到底是誰。
琮於見再沒什麼可看之處,正要轉身,忽然瞥見那石龜背上還有一隻用白玉雕成的小龜,估計刻家是為了生動,故意有此設計,隻不過琮於剛才站的地方,這小龜正好被大龜的脖子擋住才沒發現。琮於走近了再看,隻見刻法果然高超:無論是半透明的質感,還是龜蓋上的紋理,甚至龜首、龜爪上的皮膚的褶皺,都細到極致。那龜的脖子伸向人進來的方向,兩隻眼睛裏還裝了烏黑的珠子,栩栩如生,就像在看著來人一樣。
琮於看得入迷,不知不覺,臉越湊越近。
忽然,那小龜的頭部動了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