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下江陵(1 / 1)

李白

朝辭白帝彩雲間,千裏江陵一日還。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

[賞析]

安史之亂中,李白受到政治上的第二次打擊,受永王李磷之案的牽連險些被殺頭,多虧有人營救才免於一死,被長流夜郎。他拋妻別子,淒淒惶惶地走上流放的途程,心情非常苦悶抑鬱。當走到白帝城時,忽然得到被赦免的喜訊,他又恢複了自由,又可以回到他生活了大半生的第二故鄉——長江中下遊地區了。他怎能不欣喜若狂呢?本詩正是這種心情的形象化體現。

“朝辭白帝彩雲間”,起勢突兀,在敘事中寓情蓄勢,為全篇奠定基調。

“千裏江陵一日還”,用空間距離之遠與所用時間之短作對比,寫出船行速度的驚人之快。

第三句一轉,別開生麵,抒寫自己乘輕舟飛越三峽時的感受。“兩岸猿聲啼不住”為全詩神韻之所在,若無此句,全篇則黯然失色矣。兩岸淒哀的猿啼聲彼伏此起,一葉輕舟在這猿啼聲中順流直下,速度如飛,何等的愜意!正是這猿聲為全詩增添了音響效果,頗具神韻,使人有身臨其境之感。

第四句進一步描述舟行之速。此句最妙在一“輕”字,看似漫不經意,實則妙不可言。“輕”字既表現出舟行水上的迅疾輕飄,同時又暗寓著詩人心情的輕鬆。輕鬆之人乘一葉輕鬆之舟飛奔在順流的江麵上,兩岸猿聲相襯,真如神仙境界一般。

李白是個充滿激情的詩人,此詩又寫於充滿激情之時,詩中洋溢著一種難以抑製的喜悅的激情。正是這種激情能給不同時代、不同階層的人帶來喜悅,才使本詩盛傳不衰,獲得了永久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