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名書名文精典集錦(34)(3 / 3)

光即與群臣俱見白太後,具陳昌邑王不可以承宗廟狀。皇太後乃車駕幸未央承明殿,詔諸禁門毋內昌邑群臣。王入朝太後還,乘輦欲歸溫室,中黃門宦者各持門扇,王人,門閉,昌邑群臣不得入。王曰:“何為?”大將軍跪曰:“有皇太後詔,毋內昌邑群臣。”王曰:“徐之,何乃驚人如是!”光使盡驅出昌邑群臣,置金馬門外。車騎將軍安世將羽林騎收縛二百餘人,皆送廷尉詔獄。令故昭帝侍中中臣侍守王。光敕左右:“謹宿衛,卒有物故自裁,令我負天下,有殺主名。”王尚未自知當廢,謂左右:“我故群臣從官安得罪,而大將軍盡係之乎?”頃之,有太後詔召王。王聞召,意恐,乃曰:“我安得罪而召我哉!”太後被珠襦,盛服坐武帳中,侍禦數百人皆持兵,期門武士陛戟,列陳殿下。君臣以次上殿,召昌邑王伏前聽詔。光與群臣連名奏王,……荒淫迷惑,失帝王禮誼,亂漢製度,……當廢。……皇太後詔曰:“可。”光令王起拜受詔,王曰:“聞天子有爭臣七人,雖無道不失天下。”光曰:“皇太後詔廢,安得天子!”乃即持其手,解脫其璽組,奉上太後,扶王下殿,出金馬門,君臣隨送。王西麵拜,曰:“愚戇不任漢事。”起就乘輿副車。大將軍光送至昌邑邸,光謝曰:“王行自絕於天,臣等駑怯,不能殺身報德。臣寧負王,不敢負社稷。願王自愛,臣長不複見左右。”光涕泣而去。群臣奏言:“古者廢放之人屏於遠方,不及以政,請徙王賀漢中房陵縣。”太後詔歸賀昌邑,賜湯沐邑二千戶。昌邑群臣坐亡輔導之誼,陷王於惡,光悉誅殺二百餘人。出死,號呼市中曰:“當斷不斷,反受其亂。”

光坐庭中,會丞相以下議定所立。廣陵王已前不用,及燕刺王反誅,其子不在議中。近親唯有衛太子孫號皇曾孫在民間,鹹稱述焉。光遂與丞相敞等上奏曰:“《禮》曰:‘人道親親故尊祖,尊祖故敬宗。’大宗亡嗣,擇支子孫賢者為嗣。孝武皇帝曾孫病已,武帝時有詔掖庭養視,至今年十八,師受《詩》、《論語》、《孝經》,躬行節儉,慈仁愛人,可以嗣孝昭皇帝後,奉承祖宗廟,子萬姓。臣昧死以聞。”皇太後詔曰:“可。”光遣宗正劉德至曾孫家尚冠裏,洗沐賜禦衣,太仆以軨獵車迎曾孫就齋宗正府,入未央宮見皇太後,封為陽武侯。而光奉上皇帝璽綬,謁於高廟,是為孝宣皇帝。

明年,下詔曰:“夫褒有德,賞元功,古今通誼也。大司馬大將軍光宿衛忠正,宣德明恩,守節秉誼,以安宗廟。其以河北、東武陽益封光萬七千戶。”與故所食凡二萬戶。賞賜前後黃金七千斤,錢六千萬,雜繒三萬匹,奴婢百七十人,馬二千匹,甲第一區。

自昭帝時,光子禹及兄孫雲皆中郎將,雲弟山奉車都尉侍中,領胡越兵。光兩女婿為東西宮衛尉,昆弟、諸婿、外孫皆奉朝請,為諸曹大夫、騎都尉、給事中。黨親連體,根據於朝廷。光自後元秉持萬機,及上即位,乃歸政,上謙讓不受,諸事皆先關白光,然後奏禦天子。光每朝見,上虛已斂容,禮下之已甚。

光秉政前後二十年。地節二年春病篤,車駕自臨問光病,上光之涕泣,光上書謝恩曰:“願分國邑三千戶,以封兄孫奉車都尉山為列侯,奉兄驃騎將軍去病祀。”事下丞相禦史,即日拜光子禹為右將軍。

光薨,上及皇太後要臨光喪。

譯文

霍光,字子孟,是驃騎將軍霍去病的弟弟。父親霍中孺,河東郡平陽縣人,以縣吏的身分替平陽侯家辦事,跟侍女衛少兒私通生下了霍去病。霍中孺辦完事回家,娶妻生下霍光,就此隔絕互相不知音訊。多年以後,衛少兒的妹妹衛子夫受到漢武帝寵幸,立為皇後,霍去病因為是皇後姊姊的兒子而尊貴得寵。長大以後,就自知父親是霍中孺,還沒顧上探訪尋問,正好遇上擔任驃騎將軍出擊匈奴,路經河東郡,河東太守到郊外迎接,他背著弓箭先驅馬到平陽旅舍,派手下人迎接霍中孺。霍中孺急步進來拜見,將軍也下拜迎候,跪著說:“去病沒能早日自知是父親大人給予之身。”霍中孺伏在地上叩頭,說:“老臣能夠把生命寄托在將軍身上,這是上天的力量啊。”霍去病為霍中孺置買了大量的土地、房屋、奴婢而去。回來時,又從那兒經過,就帶著霍光西行到了長安,當時霍光年紀才十幾歲,任他為郎官,不久又升到諸曹侍中。霍去病死後,霍光任奉車尉光祿大夫,武帝出行他就照管車馬,回官就侍奉左右,出入宮門二十多年,小心謹慎,未曾有什麼過錯,很受到武帝親近和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