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91章 記住明天我就要死去(1 / 2)

記住明天我就要死去

佛教是了生脫死之道,印光大師強調學道之人,念念不忘“死”字,則道業自成。美國商業巨子及發明家、“蘋果”之父喬布斯,是悟及了人生之道以及念死的妙用。他在2005年斯坦福大學畢業典禮上的演講《我生命中的三個故事》中,多次提及關於死亡。

喬布斯是一對在讀研究生情侶的私生子,被托付給了一對低學曆夫婦收養。在加州高中畢業後,喬布斯就讀俄勒岡州波特蘭的裏德學院。由於經濟拮據,養父母無法負擔得起喬布斯昂貴的大學學費,在裏德學院待了六個月就休學了,但他仍能堅持在學校裏旁聽他所感興趣的書法課等課程。一共休學了十八個月,最後終於被迫退學。喬布斯宿具善根,在讀大學時,就與佛教寺廟結緣。

在大學旁聽期間,喬布斯沒有了宿舍,所以隻能睡在朋友房間的地板上;為了糊口,不得不去撿5美分的可樂瓶子去賣,做這些僅僅為的是填飽肚子;在每個星期天的晚上,他需要徒步走七英裏的路程,穿過有著“玫瑰之城”之稱的波特蘭趕到HareKrishna寺廟(注:位於紐約Brooklyn下城),隻是為能吃上每周才能享用一頓的美餐。追尋好奇與直覺,他的所學和經曆,後來都成了他事業和生活的無價之寶。

後來,喬布斯曾經去過印度朝聖,佛教信仰和禪修經曆一直伴隨著他的一生,使他受益不盡。如追求產品的“簡約”、不斷更新,以及追隨直覺和觀照內心,這些都使得他的生活和事業體現了禪者的智慧和特色。

喬布斯每天反問自己,“假如我明天就要死去,我要做什麼?”死亡是最能促人警醒,催人取舍的。“當我十七歲時,我讀到一則格言,好像是‘把每一天都當成生命中的最後一天,你就會輕鬆自在。’這對我影響深遠,在過去33年裏,我每天早上都會照鏡子,自問:‘如果今天是此生最後一日,我今天要幹些什麼?’每當我連續太多天都得到一個‘沒事做’的答案時,我就知道我必須有所變革了。”由此可見,他是如此精進,從不懈怠和空過。

“提醒自己快死了,是我在人生中下重大決定時,所用過的最重要的工具。因為幾乎所有的事情,包括所有的榮譽、所有的驕傲、所有對難堪和失敗的恐懼,這些在死亡麵前都會消失,隻有最重要的東西才會留下。提醒自己快死了,是我所知避免掉入自己患得患失陷阱裏最好的方法。人生不帶來,死不帶去,沒什麼道理不順心而為。”麵對生命,人隻有今生的使用權,沒有所有權。而恒久操控生命的是時間之神,在時光的進程中,生命之神以新陳代謝的方式推枯拉朽,推陳出新。所以死亡是最好的發明,生命之美的進程和未來永無終結。

“你們的時間很有限,所以不要浪費時間活在別人的思想裏。不要被教條束縛,那意味著你活在別人思考的結果裏。不要讓別人的意見左右自己內在的心聲。還有最重要的是,你要有勇氣去追隨自己的直覺和心靈,你的內心與直覺多少已經知道你真正想要成為什麼樣的人。任何其它事物都是次要的。”這是超脫生死之上的人生抉擇最好的箴言!細心多讀,用心咀嚼,會讓我們受用不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