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1 / 2)

要說梅水鎮上最有名的是什麼,便是三歲小孩子都能順口給你背出來,“梅水鎮上有三美,白菜豆腐水。”

梅水鎮靠山,這裏居民吃的都是從山上流下來的山泉水,泉水清冽甘淳,別說是用來煮茶了,便是從山泉裏舀了直接喝,都帶著一股子清甜。因此上,用這樣的泉水種出來的白菜、磨出來的豆腐自然也都帶了這泉水的清靈,更不用說這白菜是這鎮上特意培植的種兒。

但是這豆腐,卻是各家有各家的做法,這豆腐做的好吃不光要靠水好,還要看個人點膏的功夫——把豆子磨成豆汁煮熟後,用石膏粉兌水倒進豆汁裏,即為點膏。石膏粉用多了,豆腐顯老、硬;用少了,就直接當成豆汁喝了吧,怎麼著都擠不出豆腐來。

梅水鎮上點膏手藝最好的當是東街上的梅嬸,她家做的豆腐嬌嫩滑白,看上去像是牛奶做成的凍,用筷子輕輕戳一下,還能再給你彈回來。有文人騷客給她家的豆腐取名“美人頰”,意指這豆腐柔嫩滑白如同美人兩頰的皮膚。

可這梅嬸已經連著三天沒開店門了,這可饞壞了喜食她家豆腐的一群食客。

大家千方打聽,方才得知了緣由。原來這梅嬸家有兩個孩兒,大一點的男孩今年七八歲了,小一點的女孩還在咿呀學語,這事兒就出在這個男孩兒的身上。

貧苦人家的孩子不比大戶人家來的嬌貴,會跑了就滿山滿野的亂溜。那日私塾裏放了課,這孩子就和著幾個小夥伴一起出外晃蕩去了,直到日暮西沉方才回家。

這一回來身上就開始不好,發熱、嘔吐、嗜睡,整個人都迷瞪瞪的。找了郎中來看,隻說是著了風寒,抓了兩服藥來吃總不見好,後來聽老一輩的說是嚇著了,驚掉了魂,又趕緊的幫著叫魂,又是綁紅線,又是將銅錢埋在米碗裏……還是眼見著不見好兒。

有人趕忙提醒,道:“這莫不是魂掉的地方,讓孤魂野鬼迷著了,趕緊的帶人去那邊撒雞血叫啊,再晚了,你不怕你兒子散魂啊,到時莫要變成個傻子啊。”

梅嬸歎口氣,搖頭道:“這孩子現今還迷迷瞪瞪的,橫豎問不出個話來,怎生知道往哪邊去叫啊?”

那人又著急忙慌的提醒:“你去找個算命的卜一卦啊……”

梅嬸一拍大腿,自己怎麼就沒想起這出呢。店門外往右拐隔兩個街口有個剛來鎮上的遊方先生,自稱姓江,打卦,測字,無一不通。

梅嬸回家拿了錢袋子就趕著過去了。

那算命的江先生就在東街上拜了個卦攤,高懸“鐵口直斷”的布幡,一身灰布衣衫,留著一簇山羊胡子,帶著一頂九梁巾,身後的院牆裏有棵枝葉茂密的桃樹,伸出幾支枝幹,此時正是花開的時節,江先生坐在下麵看著倒確實有點仙風道骨的意味。

聽梅嬸講過這件事的來龍去脈,這江先生便取出五十根蓍草,用來占筮。

先是從五十根蓍草中抽取一根,放於一旁,象征兩儀乾坤;又將剩下的四十九根信手分成兩組,從右手的一把中取出一根夾在左手小指與無名指之間,而後放下右手的蓍草,單將左手的蓍草以四根為一組分開,將小於四的餘數夾在左手中,用相同的方法數右手的蓍草,如此左右手最後餘下的蓍草相加放於一旁不用;取剩下的蓍草在如先前一般左右手相數,如此重複三次,所得餘數相加除四,以最後所得之數算得第一爻。

這種方法在《易經.係辭》上有記:“大衍之數五十,其用四十有九;分而為二,以象兩,掛一以象三,揲之以四,以象四時,歸奇於扐,以象閏,五歲再閏,故再扐而後掛。”便是所用蓍草,亦在《博物誌》中有記載,曰:“蓍一千歲而三百莖,其本已老,故知吉凶。”千年的蓍草難找,人們多數用“心誠則靈”來代替這一千年的時間。

且說這般反複六次後,算得所求卦象,這江先生卻看著紙上記載的卦爻直搖頭,道:“此卦為坎卦,上坎下坎;坎為水,為險,有艱難困阻之意,象曰:一輪明月照水中,隻見影兒不見蹤,愚夫當財下去取,摸來摸去一場空。”

梅嬸瞧他臉色,再聽他說什麼艱難困阻,又是一場空,心下便猜到此卦似是不好,急忙問道:“先生,這小兒是在哪裏嚇掉了魂,我們這邊該向哪裏去尋。”

那江先生捋一捋胡子,歎道:“這卦象凶險重重,求財財不得,尋物物不存,隻怕小公子的魂魄是尋不回了。”

梅嬸聞言,七魂嚇掉了三魄,急急忙忙的起身拜下,求道:“先生可有破解之法,可求著先生幫一幫罷。”

旁邊圍觀的鄉親鄰裏也一並幫著懇求,這邊說著梅嬸家獨有這一個男孩,那邊說著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有幾個自以為明事理的擺手讓旁人莫吵,高聲道:“別吵,別吵。這災難是上天降下來的,江先生要給梅家化解這一場災難,必定是要耗費其精力,你們自以為容易麼?”

梅嬸得了提醒,忙著拜下,這邊廂求道:“求先生救救小兒這次,來日我家必定奉上大禮相謝。”

那邊這江先生隻捋著胡須不說話,良久方才沉吟道:“這人命關天的大事,少不得我耗費些精力幫你們破了這災,隻是這泄露天機的後果少不得我來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