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嘿嘿,我隻是想想,沒想到這也讓您看出來了,您真是太厲害了。”顏潭被李老頭道破了心思,有點尷尬的笑道。
“李叔。”顏潭喊道:“你也知道,道門信道,佛門信佛,我們儒門是不是信儒?”
李老頭微微一笑道:“也可以這麼說。有一句很有名的話,你應該知道,是出自我們儒門經典之中的,也說出了我們心中所信仰的東西。也可以稱為道,隻是所指不同。”
顏潭低頭想了一會,恍然大悟道:“我知道了,這句話應該是中庸之道。”
“對,你說的不錯,中庸之道,這便是我們儒者修行隻是所遵守的。中庸之道昭示著宇宙萬物對稱、和諧,靜之為動,動之有序的最高法則,宣示了世間萬事允持厥中,居中有常的無上至理,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李老頭又說了一大堆,顏潭聽得有點迷糊,這都是什麼?還真有點講道傳教的意思。
“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這是典籍《中庸》之中的一句話,道盡了天地之理。這需要達到天人合一之後才能慢慢參悟體會得到的一種境界,否則,一切免談。”李老頭看著一臉迷惑的顏潭道。
顏潭眯著眼睛笑道:“李叔,你在講講的吧,我聽的迷糊,講的簡單一些。”
李老頭沒有看顏潭,接著道:“中庸,剛健中正,居中不偏,是萬事享通的無形大道,這種和為貴的中道思想是儒家基於其天人合一的宇宙觀得出的最高理念,進而得出德治,仁義,禮樂。”
“中庸之道,觀照宇宙萬物秩序法則,光照萬代曆久彌新。這些都可以從儒門大聖伏羲所作的《周易》中尋得源頭。”李老頭笑咪咪的說道,看著顏潭一臉迷惑的樣子。
“好有沒有?李叔,你就一次說完吧,我都記下來了,雖然現在不明白,但是我回去後會慢慢的參悟的,你放心吧。”顏潭道。
李老頭看到顏潭的樣子感覺非常滿意,“自己講的這些是那麼好明白的麼?自己的老師當年給自己講的時候,自己都差一點快睡著了,你能夠一下子明白算你狠,嘿嘿。”
想到這裏,李老頭急忙收起有點奸猾的笑容,接著道:“其實很容易明白的,就是中為道體。中為道體是儒門曆聖相傳之大道,也是聖人相傳之心法。《大禹謨》中曾有舜對大禹說過的十六字: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執厥中。好了,今天就先說到這裏,你回去好好想一想。嗯,對了。想讓你田師兄說一下這次鬥法大會的事情。”
李老頭說完就走出了田青的辦公室,隻留下一腦子漿糊的顏潭和鬱悶的田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