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二章 萬物森然於方寸間(1 / 2)

龍場悟道,說的是儒家宗師王陽明的事情,這也是奠定王陽明成就一代宗師的起點。並且創出了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的基本框架。

龍場悟道也因此被蒙上了一層神秘的麵紗,王陽明好像是在一夜間大徹大悟,繼而使王派心學臻於爐火純青的境界。

這件事情是說王陽明在兵部做官之時因開罪了宦官劉瑾,而被廷杖四十大板後,發配到貴州龍場,而這一住便是三年,王陽明遭此禍難,心境自是孤獨、寂寞、苦悶、悲切,有意氣風發到衣食無著,這種有天堂到地獄的巨大反差,使他如跌入萬丈深淵,萬念俱滅。

在此絕望之中,淳樸善良的龍場人卻給了他無私幫助,是他的心境有了很大的改變。他開始用生命的體驗來麵對人生,麵對殘酷的現實,走上了一條艱苦、獨特的道路,從而成了他人生中的一大轉折,成了他心學大成的開端。

在龍場萬山,默記《五經》要旨,領悟孔孟之道,忖度程朱理學,終於超脫了世間凡俗,探討到了人生解脫之路。

更有後來的“你未看此花時,此花與汝同歸於寂,你來看此花時,則此花顏色一時明白起來,便如此花不在你的心外。”“萬物森然於方寸間,滿心而發,充塞宇宙。”“吾心即是宇宙,宇宙即是吾心。”

顏潭感覺自己就是整個宇宙,而整個宇宙就在自己的方寸之間。

心神無限的外放,好像是電磁波一般,朝著無限的宇宙發散而去。顏潭感覺現在自己的內心就是整個宇宙,而宇宙就是自己內心。

也不知過了多久,散發出去的神識如滾滾潮水,迅速的朝識海歸來。

“夫道,寂然無物、無形、無名、無體、無象,遠存於先天之上,近存於一心之內,廣被萬物而無或遺,中應萬事而無不當。故天下萬變萬化,要皆備於吾心,一心不動,肆應鹹宜。”

“萬千大道皆在我心,這也許就是心學吧。”好像是悟通了什麼,顏潭體內的浩然之氣快速運轉,在體內的經脈之中運行不休,開始時好像是小溪流水,過後卻好像是洶湧的大河,激流澎湃,無始無終。

紫色的浩然之氣在顏潭的體外形成一個紫色的光圈,好像是佛陀後麵的佛光,緩緩的睜開雙眼,看到小老虎正飛到自己的麵前扭著個腦袋看著自己,好像是發現了什麼不可思議的事情,正在歪頭思考。

“沒想到突破到吞氣期的要求竟然是斬斷世俗執念,切斷世俗羈絆,做到萬事萬物皆在心中,心中有大千世界,一切盡在心中。進退自如,逍遙遨遊。”經過這次的明悟,顏潭的心神境界提高了很高一大截,全身的真元在經脈之內奔流不息,衝刷淬煉著經脈,使經脈變得更加堅韌寬闊。

浩然之氣不斷融入丹田之中的紫氣團,溫養著那兩團紫氣,使紫氣團變得更加凝實圓潤。而天地間的靈氣也不斷的被吸入身體之內,淬煉著肉身,使身體變得更加強大。

“你看起來好像有點不一樣了耶。”一道稚嫩的聲音響起,竟然是麵前這個小不點般的老虎說話,顏潭感到非常吃驚。妖獸能夠口吐人言至少也得修煉百年,甚至更久,而這隻小老虎才出生沒多久竟然能夠口吐人言?太不可思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