薑山穿著剛發下來的警監製服,還有些不習慣,可一到薑浩家庭聚會現場。他才知道自己有此井底之蛙的小家子氣。他慶幸警銜發下來,否則還穿著一級警督那身警服,到場就有些丟人了。
薑浩老媽過生日選省廳接待處也是不成文的規矩,因為省廳裏好多人是她的學生,方便祝壽。也是因為廳長對這樣的警察世家厚愛有加,這樣的世家不隻人才濟濟,也是戰功赫赫,尤其是薑浩的爸爸當年可是響當當的公安部刑偵專家,與美國神探李昌鈺也有接觸,功績不大,可因為工作性質不易於宣傳。
薑浩純屬子承父業,戰功雖然比不過他爸爸,可在全省也鳳毛麟角了。這也是薑山與薑浩走近的原因,他知道下步還需要向這位本家師兄學習請教呢。看到薑浩世家的情形,薑山才感到自己還是有些夜郎自大呢!之前,自己做的那些事純屬小兒科的小打小鬧,學無止境,薑山感到百尺竿頭需要更進一步。
薑山決定利用這四個月的時間,好好地沉澱一下。他除了課堂上認真學習交流外,還接受了打黑除惡工作存在問題與對策的課題研討。他到學院圖書館借了相關書籍,特別是國外在這方麵進行的理論研究,有些竟然是原版。薑山下定決心,把自己再提升一個層次。
他的心中有了更高的追趕目標,他的眼界不再局限於一地一域的個案。他課間經常抓住機會與同訓的各國各地同行進行認真交流,薑浩也是積極參與其中。這個培訓班看起來不緊張,卻凝聚起了許多的學習能量,探討越越來深入。
香港來的黃泰華與負責美國事務的郭清泉在其中卻非常能爭執,這常讓薑浩和薑山陷於深思。他們接觸過和麵對過的一些事情,在薑山看來,還可能為期遙遠。在大陸隻不過是模仿的初期階段。他們兩位卻不這麼認為,為此,形成針鋒相對的兩方進行辯論,在這期培訓班上經常發生。
這樣的高研班,沒有人能夠為他們解答更多的疑難與困惑,他們本身經曆過太多的實戰經驗,在他們之間的爭論就是高手論劍了。
薑浩在省廳刑偵局裏專門負責辦理涉外涉黑以及涉及敏感人物的案件,幾十年的經曆,讓他沉穩,從來不見他發火的樣子。他修練的應該說是爐火純青,泰山崩於前,也不動聲色了。
薑山在與薑浩的接觸中,自歎弗如,有許多方麵隻能望其項背,這更讓薑山有些急躁焦慮。他在與黃泰華、郭清泉的辯論中,有時急於說明自己的觀點,語氣就會急急的,有些想用語氣來壓倒對方的意思在裏麵了。
薑山想到了《刺秦》裏陳道明扮演的秦始皇,能夠憑眼前的燭火判殺手的心思,那就是這種看不到卻有表現的氣。這股氣,在高手麵前那可是能夠禦劍殺人的。
薑山就試著觀想,讓自己回到初進警院的生活中,把那股激情與毛躁克服去,再加以靜心訓練,至少能夠讓他人看不出自己的真實想法。在紛亂中能夠視若無物,準確地直取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