薑山奉調省廳,卻需要進行國際化的有關培訓。這次培訓需要四個月的時間,這也是省廳尋找戰機的時間段,把準備參戰人員強化培訓,磨刀不誤砍柴工。這真讓薑山領教了經營案件的理念。
強化培訓就在薑山的母校,那是個依山傍水的地方。這麼美麗的地方,薑山在讀大學時沒有發現,他還有些嫌這個地方偏僻,交通不便。同在省城讀大學的高中同學周末互訪時,都不願意來警院玩,僻遠是其中一個原因。其它的院校全在市區,公交車站點一般在校門口。
到薑山所在的警院卻在這麼個地方,在市區需要轉幾次車不說。下公交車還需要在山間小道上步行五六公裏路,那也是薑山他們課外拉練常用的跑道。那條道,在警院裏也叫愛情道,因為地處警院,又在山邊,綠樹成蔭,環境既美又安全。附近好多青年男女就選擇在此談戀愛,把警院裏嚴禁談情說愛的學生羨慕壞了,晚上沒少做美夢。
與薑山一同受訓的還有來自各地的同行和友鄰國家地區的同行,語言就有五種之多。在一起交流全靠英語,課外時間,就會不約而同地到了這條山間小道上散步,三三兩兩地,互相交流。薑山認識在省廳外管處工作崔鵬,他也在此一同受訓,主要任務輔導薑山他們英語及涉外警務。於是,課外薑山自然與他一起走的機會多,也順便對省廳的情況進行了了解和熟悉。
薑山現在是一改讀大學時的心態,發現了這個地方的美麗所在。人在繁化落盡之後的心態就是喜歡寧靜了吧?
課程是散漫隨機的,也龐雜探討式的,節奏不快。主要是研討國際法和適應語言口語,對涉案相關國家的國情進行了解,課程由省廳選了部分外援教授外,其餘都是由學員裏自己選取各自的專長進行交流研討。這種培訓班,在薑山看來,更象是戰前的交流情況。
班長就是省廳刑偵局副局長薑浩,也是此案專案組組長。薑山攀三拉四,與薑浩居然論起了祖譜,兩人直真假假地稱兄道弟起來。薑浩比著薑山大了五歲,也是高薑山五級的師兄弟。
薑浩是警察世家,他爸爸是省廳的老幹部,媽媽是警院的教授,姐姐、姐夫、哥哥、嫂子、妹妹、妹夫以及他妻子,清一色的警察。工作單位不是省廳,就是市局與警院。薑山有幸被薑浩當作本家兄弟領回家,去給他老媽過生日,也正好是任課刑法的教授,教過薑山。
在省廳接待處那個最大房間裏,薑山見識了警察世家的陣勢。十位警察七位穿白襯衣的警監,剩餘三位都是一級警督,因為在市局職級到了,年限還差些年。而且,薑浩姐姐的兒子也是警院在讀生。
薑浩老媽最高興的是她教出了個好警察世家,她在這些隆重的時候,喜歡穿警服。她因為是資深教授,警銜達到一級警監,在家裏最高。這是她最引以自豪的,她老公才不過是個副廳級待遇,隻掛到二級警監。老兩口常開玩笑的就是,按照人民警察條令要求,銜級低的向銜級高的先敬禮。
尤其是,在兒女麵前,他們更是敬重其事地按照條令行事。這也給兒女們一個信號,隻有工作過硬,職級晉升上去,在家裏才能受尊重。這樣的警察世家,充滿了的也是建功立業的價值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