堂屋裏,設了一桌男人們,另一桌在東房,是苗兒和幾個患者坐。蝴蝶奶奶回了家,她己經不用人攙扶,膝關節炎己經恢複。
堂屋主座上,今天張博無論如何要坐在那兒了,他本不願這樣,隻是大家不允許,周扒和牧羊老人也是下座,陪座是林青,原因很簡單,大家高看一眼。
“張大夫,多謝你來簸箕村,給我們帶來了健康。″林青端起酒盅子,陪笑著說。
“張大夫,我也敬你一盅,要是你不走,我們在這裏成家立業。"周扒笑著說。
“多謝大家好意,張博己有家業,來這裏隻是看看,散散心,向這裏的父老鄉親學習。”張博笑著說。
“別客氣,張大哥,沒外人。”周光笑著說。
“大家共同起盅,這是我借花獻佛,借周光兄弟的酒來敬各位一盅,也算明天的辭行和送行。
大家都站了起來,這農村的禮很是多,大家共同飲了一盅酒。都坐下。
“大家吃菜,吃點再喝。”周光熱情招呼。拿起筷子。
“張大夫,你那套打針的方法赤兒學的怎樣?”周扒夾著菜吃著問。
“還有一點沒有講完,這一點,不是注射的部分。”張博剝了幾粒水煮花生。
林之聲斟酒,小夥子長得帥,酒也斟得帥,持壺漫點。
吳小小又端上菜來,伶利的眼神看了張博兩眼,張博有感覺,但是,眼光不接她的目光。都是定時炸彈和地雷。她退了出去。
“那一點沒有講?"林青問。他在啃著一隻雞爪。而且很有風度。
“弟妹來了再講吧!”張博說。
“我在這兒,你講了以後我背給她聽。”周光閃著眼晴聚焦。
“也好,你就講一講,大家是否能聽得懂。”周扒忙吃忙說。
“春秋《左傳》中說:太上立德!其次立功,其次立言。”張博放下手中的水煮花生說:“立德就是做人,立功就是做事,立言就是做學問。”
“張大夫不隻是醫術高明,這文章事也挺明白,第一次聽《左傳》。”周扒也停了手口不再吃喝。說。
“張大夫,我願聽的,你接著說吧。”林之聲停止了斟酒,他喜歡這個個子高高的帥男子。
“我記得我出車禍的時候,那次車禍的肇事者叫康老三,他家很窮!兩個弟弟上大學,兩個兒子上初中!妻子做四個孩子的母親,弟弟放假回來都稱嫂子為娘,因為是從小把他們養大的。康老三買了一運輸車拉石頭荒料,我們在路上錯車時他車上的荒料砸掉下來砸傷了我。他家很窮,欠我十多年的藥帳,大概七八千吧。我住進了醫院,他加班借支給我籌備了三萬元送過去,我沒有收他的錢,也沒有公事公辦,他感動得哭了。通過這件事,我並非標榜自己,做事情要先從德開始,特別是做醫生,沒德就沒有慈善之心,何來救助疾病中掙紮的人,沒有德,你就聽不到病人他內心的哭嚎。”張博目光環顧大家,大家都沉默不語。
“立功,就是你肩負的責任,包括你的態度,看病你就要四診合察,中醫四診:望聞問切。西醫四診,叩觸望聽。也許,醫生少用一個環節,診斷上照樣開藥。如果你隻用了三診,效果雖然一樣,但病人總感欠缺。曾有一個女病人問我:‘大夫,我的病雖然好了,但你沒有給我觸診,我患的可是乳腺結核,你是不是有生理上的想法。這句話很使我震驚。醫生這一行業要做到極致。”張博深沉的回憶著說。
“張大夫,大醫喲。”林青感歎道,大家都聽直了眼。
“至於立言!就是做學問的事,每個臨床醫生不是天生就會看病,要有學問,不管是那方麵的。不要因懂中醫就不去學習西醫。懂外科而就不去習內科。不懂得要問,不明白的要弄明白,能夠學到螎通貫會,才能做一個良好的醫生。”張博思考著說。
大家繼續再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