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這樣一組數據,2008年,淘寶網的交易記錄達到998億元,而2009年上半年,好像已經達到了800億元,2009年全年有望突破2,000億元。淘寶網的交易量大體上占據了中國電子商務零售市場的7成份額,這是我們不得忽視的一個力量。
“淘寶改變生活,網絡改變生活”,且不說這句話是不是有些偏激,但確實揭示著Facebook在某種程度上對人民生活的影響力。放眼國內,或許還是說開心網比較能夠引起使用者或者非使用者的共鳴--畢竟,如果不是你在種菜偷菜,就是你身邊的人在種菜偷菜,當你或者身邊的人已經開始魔障般的定表計時、深夜蹲點兒,這就表示開心網已經真真實實的進入你或者你朋友的生活了。
但要說開心網真的開始接管生活,那似乎也有些失實,畢竟開心網更大程度上還是一個網頁遊戲平台,在開心網用戶滿高高興興地買房子、種地和爭車位的時候,社交需求其實已經不是那麼重要,而作為一個以社交需求為基礎衍生各類收益的平台,顯然開心網尚未解決這個問題,也沒有進入接管人們生活的程度。
說道真正的進入生活並且改變生活的,其實,淘寶網做得更深入、更徹底、更有效。
說實話如果認為淘寶網現在還僅僅是一個網上的交易平台,那隻能說還停留在對淘寶認識的基礎層麵,在部分淘寶的公開數據顯示,其實現在淘寶網已經逐步成為一個可以和超級終端沃爾瑪一爭高下的超級零售大賣場。
最“可怕”的是,淘寶已經在這不知不覺的六年中,進入了網民的生活,進而改變了人們生活。最初的2003年,隻有少數敢於先吃螃蟹的人開始嚐試了網上購物--在當時還算是新鮮事物的購物方式,不少人擔心的是“可信嗎?”“有保障嗎?”等等的問題。幾個月後,支付寶突破性地解決了這些問題,但卻還一時無法徹底打消人們心中的顧慮。人總是會相信身邊人口碑的力量,就好比開心網的火暴其實一個最大的優勢就是,開心網上的用戶基本上全部都是“朋友找朋友”模式,帶有強烈的主觀能動性和信賴感。但是開心網不能接管生活,因為挪車種菜隻是生活中太少數的娛樂部分,而且都是一種在虛擬環境中的行為;而淘寶上以柴米油鹽醬醋茶為代表的消費便利及後續的出行、充值、代購彩票等為代表的生活便利,卻是生活中活生生不能確實的。
到現在的2009年,對淘寶來說已是六年發展,人們習慣互聯網改變生活的同時,也早就接受了淘寶網對生活方式、購物方式的改變,甚至對部分人來說,已經徹底改變了他們的生活和購物方式,例如對忙碌的白領來說,甚至一支牙膏都很依賴於淘寶上購買。不得不說,因為淘寶,城市中又生出不少新欣的族群,比如“宅一族”--足不出戶依靠著淘寶可以解決所有的生活問題。
“淘一代”到底是怎樣一群人?中國的網上購物者以受過良好教育的年輕人為主,這預示著未來5至10年,隨著這一人群的成長,他們將成為社會消費的主體力量,其消費模式將對社會消費習慣產生深刻影響。而這一人群發端自淘寶,我們可以把這樣一群人稱為“淘一代”。
淘寶網分析認為,“淘一代”消費能力強,需求旺盛,更懂得享受生活。他們拒絕猶豫和拖遝,他們會選擇“閃婚”、會頻繁跳槽,在消費方麵,會經常出現“衝動型消費”。由於經濟收入穩定,使得他們隨時都可以在自己想要的時候進行小額的消費,這也可以解釋為什麼淘寶網上經常會出現:這件我喜歡,拍了之類的留言。
傳統的媒體廣告對他們影響越來越弱。他們會頻繁地逛論壇、社區,有目的地搜索信息;或者更進一步地主動發帖,引起討論。90後Joe說:“我平時喜歡在網上關注手機之類的電子產品。有一次,發現淘寶網上搞了個秒殺活動,裏麵就有幾款手機,看起來感覺還不錯,我就決定參加,時間一到,我狂按F5鍵,沒想到最後還讓我秒到了一隻手機。這搶的過程也很刺激,像玩遊戲,不過比遊戲好,就是能得到真正的東西。受我的影響,現在我身邊的好多朋友每天都會蹲點在電腦前,參加淘寶網的秒殺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