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與其形成鮮明對比的是,這樣一個旺盛的行當,卻並沒有與之相符的盈利數據。“2008年,我們的總收入為1億元人民幣左右。”盛大文學總裁吳文輝說,“網絡文學本身而言,沒有那麼大的利潤,可以說是個微利行業。”盛大文學包括起點中文網、晉江原創網和紅袖添香三家網站,在國內占據著網絡文學行業的絕對領先位置。
為什麼1億元的收入,能撬動如此大的人群,持續產生如此大的影響力?其背後有著怎樣的商業邏輯?
這1億元包括了廣告收入、與出版商合作的收入,當然,最主要的還是付費用戶一塊的收入。2008年,起點中文網的付費用戶收入有6000多萬元,而其中占70%大頭的4000多萬元,又全被發放給了起點的作者們。之所以將如此多的份額留給作者,一是因為在並入盛大公司之後,起點並不缺錢;更重要的是,作者是網絡文學作品的生產者,構成了網絡文學整個商業鏈條中最重要的一個環節。
作者越多,相對好的作品就會越多,影響越大,吸引的讀者也就越多。這是最普通的規律。而在此之上,網絡文學還有一個“最奇特的地方”,那就是--70%以上的作者,是由讀者轉化而來的,讀者越多,作者就越多。借由這種轉化,網絡文學的作者、作品、影響、讀者四個環節,形成了一個正向的循環,網絡文學市場也就具有了“越滾越大”的潛質。
而網絡文學網站作為這種循環發生的平台,其根本職能,就是通過規則的製定和對四個環節的推動,讓循環正向並持續。在互聯網上,它更像是一隻借力打力的手,使得以相對較少的收入與投入,就能協調牽引更為廣闊的資源。
自2003年10月起點中文網啟動付費閱讀開始,網絡文學網站逐漸構築起了自己的生態係統。仍然以起點為例,它衡量作品有兩項重要指標,一是讀者推薦,另外一項是收藏量。作者在連載一段時間後即能以自薦為主,參與起點網站內部的第一輪推薦,優秀的作品由此吸引讀者注意,踏上人氣快車道。對於脫穎而出的作品,起點會有選擇性地進行第二輪、也是最重要的一輪內部宣傳,網站醒目位置的“強力推薦”。“強推”時一般作者會順勢快速更新小說,甚至控製小說劇情進入高潮,借此迅速累積人氣。如果作品的收藏量達到5000甚至更高,作者就會考慮作品的“上架”,即開始進入收費模式。
在此過程中,網絡小說站點一般都會利用自己本身的平台性,以頁麵為宣傳載體,引導讀者進行作品的篩選,以受歡迎程度為最重要的標準,使得優秀的作品能在多次推動之下盡可能賺取人氣和帶來收益。而這種係統,也成為網絡小說作者想要生存的必修課。
從2005年開始,起點開始麵向站內簽約“白金作者”,為自己的“頂級”作者樹立個人品牌,並大幅提高其稿費收入;為了降低底層作者的流失率,與作者簽訂“保底”協議,保證其每個月基本的生活;同時,考慮到許多作品不了了之、隨意舍棄的現狀,起點還進行“完本獎勵”,如果作者堅持將作品寫完,則會按照字數獲得一次性收入。
進入2009年之後,盛大文學包括起點在內,開始在“影響”方麵發力。除了文章開頭的宣傳與活動之外,盛大文學還在起點上隆重開啟了“家族係統”--號召每個人到該平台,寫下自己家族的故事。這一係列舉動不僅擴大了盛大文學的影響力,吸引了更多、更主流的讀者參與,也為更多的作者進入起點提供了方向。
這樣的商業輪盤之下,“吸引更多用戶付費閱讀”,成為了網站與作者共同的目標。為了達成目的,網站將用戶導入作品,而作者則需要以快速的更新來完成用戶人氣的聚集和用戶黏度的建立。與此同時,在網站所建立的生存法則中,作品相互之間具備爭奪用戶的競爭性,而在大多數作品的內容和深度都差不多的時候,更新速度成為了競爭的一項重要指標,並繼而成為了許多用戶衡量取舍作品的重要標準。
回頭看去,到底是作者還是網站發起“速度戰”,似乎無從考量,但毋庸置疑的是,無論是作者的“勤奮”現狀還是網站製度的建立,都符合一條樸素的商業邏輯--它是用戶對網絡文學作品需求所自然產生的產物。當用戶交完錢,想要每天看到小說有新的情節出現之後,為了盈利,作者與網站似乎沒有太多選擇。當這種特征隨著網絡文學的發展而被不斷擴大之後,正如同日本的動漫產業,網絡文學成為快速消費品,成為了無可避免的結果。
2009年4月8日,藍港在線鄭重地公布了數款網絡遊戲新作,而其中最重頭的一部產品,赫然改編自同名網絡小說《傭兵天下》;4月9日,久遊網一口氣推出了6款新網遊,排在頭名亮相的名為《神兵傳奇》,其本尊是香港著名漫畫《神兵玄奇》。
由完美時空推出《誅仙online》開始,我國本土的原創小說與漫畫,在2009年步入了製作網絡遊戲的快車道,特別是網絡小說。翻開2009年即將發布和正在製作的網絡遊戲名單,《獸血沸騰》、《盤龍》、《星辰變》,無一不是網絡小說讀者們熟悉的名字。據有關專家透露,這幾年凡是大熱的網絡小說,基本上都已經進入了各網遊廠商的視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