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特質中大約有90%是長處或優點,而餘下的10%左右是我們的缺點。當一個人經由別人提點或者通過自己了解了自己的缺點後,他隻知道自己的缺點是什麼,眼中隻能注意到自己的缺點,而忘記去發掘優點。
◎成功學中有句話:改變缺點不能導致成功,發揮優點才可以導致成功。
◎一個人要實現有效溝通,成為人際溝通大師,一定要鍛煉、欣賞自己並肯定自己的能力。
◎隻有當我們以積極的心態麵對這個世界時,這個世界才能以積極的心態麵對我們。
先來說一件我個人的經曆:
三年前,我的經濟狀況開始好轉,積蓄了一筆錢,想提高生活質量,買一輛車代步成了我的首選。
在購買何種牌子汽車這一問題上,我做了專門的調查,我想自己的車子是與眾不同的:桑塔納3000是上海的出租車;現代是北京的出租車;起亞是廣州的出租車;捷達是東北的出租車。
通過研究對比,我覺得雪鐵龍比較好。
在顏色的選擇上,我同樣進行了一段時間的評估。我決定買一輛巴赫藍的中型轎車。當時我的印象是,一般人的車都買代表理智的水晶銀色或碳晶黑色,而巴赫藍則代表著一種海一樣寬廣的胸懷。因此,喜滋滋地認為自己的選擇很獨特,而且很有品位。
正在為自己能買到一輛與眾不同的車而沾沾自喜的時候,我突然發現:不論是高速公路上,還是小巷子裏,甚至在我辦公大樓的停車場上,都看到許多和我同型,而且是巴赫藍的轎車。
我開始覺得奇怪,甚至有點失落的感覺,感覺自己以前的研究都白費了。為什麼大家突然間都開始買雪鐵龍巴赫藍色的車呢?
再來說一件事:
我的一個朋友,喜歡追逐潮流、時尚。夏天來了,他開始為自己要設計哪種發型而動腦筋。
後來,他突然想到了幾年前追逐貝克·漢姆時剃的光頭。他興衝衝地跑到理發店,讓理發師為他剃了一個油光程亮的光頭,並樂滋滋地向我們炫耀。
然而,兩天後,他不再那麼興奮了。
他說:“現在的年輕人真是特愛追逐潮流,之前從來沒有發現過光頭,可是自從我剃光頭之後,在什麼地方都能發現光頭。昨天去家樂福購物,短短的兩個小時就看到5個光頭,怎麼突然之間那麼多光頭呢?”
後來,才了解到這種現象在心理學上叫“視網膜效應”。
視網膜效應,簡單來說,當我們自己具備一件東西或擁有某一項特征時,心理作用會讓我們在潛意識裏比平常人更會注意到別人是否跟我們一樣具備這種特征。
著名教育家卡耐基先生經過研究,發現每個人的特質中大約有90%是長處或優點,而餘下的10%左右是我們的缺點。當一個人經由別人提點或者通過自己了解了自己的缺點後,他隻知道自己的缺點是什麼,眼中隻能注意到自己的缺點,而忘記去發掘優點時,“視網膜效應”就會讓這個人在潛意識的支配下,以極其細微的目光發現他身邊也有許多人擁有類似的缺點,這導致他的人際關係無法改善,生活也不快樂。
曾經因為抱著僥幸的心理,極力為自己的錯誤辯解,導致那位非常優秀的上司主動調離了我所在的部門。頂替他的人是一個脾氣非常火爆的人,經常在背後責備我們工作效率低下,批評我們、教訓我們,盡管很多場合中,他一再強調自己是個性格溫厚的人,但在我們看來,他就是一個“暴君”。
在他批評、教訓我們的時候,總是避免自己出現我們的情況。但這些並沒有使我們部門的績效高於其他部門。
這是因為,他隻盯住缺點,試圖改變缺點,卻完全忘記發揮自己的優點。
成功學中有一句話:改變缺點不能導致成功,發揮優點才可以導致成功。
成功學大師卡耐基一直強調:
一個人要實現有效溝通,成為人際溝通大師,一定要鍛煉欣賞自己與肯定自己的能力。因為在“視網膜效應”的作用下,一個看到自己優點和長處的人,才有能力看到他人的可取之處。而能用積極的態度看待他人,發掘他人優點,往往是實現有效溝通的必備條件。
一個人,隻有能夠發現自身的優點時,才能夠以一種包容的心態來欣賞與接納身邊具備此優點的人,所謂人以群分,能夠將身邊聚集的人發揮出各自的長處,才有聚財的可能。
隻有當我們以積極的心態麵對這個世界時,這個世界才能以積極的心態麵對我們。揚長避短,包容自己的缺點、發揮自己的優點,以一種欣賞的眼光麵對周圍的一切,人際溝通才能更快樂。
全世界有500萬人因卡耐基而受益,很多人不了解為什麼卡耐基能有效幫助這麼多不同文化背景與不同成長經驗的人改善人際關係,包容自己的缺點、發揮自己的優點的“視網膜效應”是最好的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