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1987年我入大學中文係學習,初次接觸到莊子哲學與美學並對中國古典文藝美學思想產生濃厚的興趣,到現在已二十多年過去了。雖然期間對西方文藝與美學也曾有過用心的關注,但主要精力仍然放在中國古典文藝與美學方麵,博士論文和博士後出站報告,都與中國古典文藝與美學有關。也許在審美興趣、思維習慣、表述方式諸方麵,覺得自己跟傳統文化更親近一些吧。二十多年來,在諸位師友的幫助下,生性愚鈍的我陸續發表了一些關於古典文藝美學的研究文章,其中不少為《中國社會科學文摘》《人大複印資料》《高校文科學報文摘》等刊物轉載或摘錄,在學界裏引起了一些小小的反響,也算是對我二十多年來不懈努力的一點鼓勵與鞭策。可能是興趣或學力使然,我的理論建構衝動較弱,比較喜歡關注一些具體問題,二十多年來不曾對中國古典文藝美學作體係性的探討或者史述性質的鉤沉與爬梳,隻是零星地在這塊領域東敲西打,又不忍讓自己多年來的心血流於零散狀態,所以便有了這本《中國古典文藝美學論稿》,它既是對我以往研究的一個總結,又是更新未來學術向路的起點。
這本論集分為兩個部分:第一部分主要是關於中國古典文藝思想的研究文章,第二部分則是關於中國古典美學的。論集中收錄的文章有一部分已在一些刊物上發表,另一部分則是近年來尚未發表的新作。承蒙上海貝貝特文化傳播有限公司鄭納新兄的厚愛,能使我二十多年來的一點努力結集出版,完成了我多年來的夙願,感謝之情難以表達。自1997年我與納新兄相識,至今已有十餘年,交往期間相互鼓勉,結下了深厚的友情。古人雲:“桃李春風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燈。”又雲:“相知無遠近,萬裏尚為鄰。”信哉!
感謝我的家人,感謝我的朋友楊彬、胡立新、周文,是他們不斷的提醒與鞭策使我在充滿各種誘惑的今天,仍能蟄伏江城一隅,做著學術的夢。
黃念然
2009年秋於武昌桂子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