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十三課 衝貨戰略(2 / 3)

如有些人有了錢之後,會更傾向於做一些社會公益事業,這實質體現的是用精神產品的消費替代物質產品的消費。另外有這樣一種情況,雖然有些人非常偏好消費精神產品所產生的效用,但當物質收益巨大時,物質產品帶來的效用就會大於精神產品所產生的效用,這時他就會選擇用物質產品替代精神產品。如有些人雖然很愛麵子,但在巨大的物質利益麵前,這些人也就不再講究麵子。

第三,同物質產品消費一樣,人們對精神產品的消費,也存在時間配置問題。

人們在消費物質產品時,會有儲蓄行為,這是人們為了在將來時間實現更好的消費。人們在消費精神產品時,也會出現類似的情況。如越王勾踐臥薪嚐膽的故事反映的就是這種情況。越王勾踐在臥薪嚐膽時是很沒有麵子的,但他實質是在進行麵子的儲蓄,以期將來爭回更大的麵子。再如我們常講小不忍則亂大謀,這裏麵也有個精神產品的時間配置問題,其目的是以失小麵子為代價,換取將來更大的麵子。在現實生活中,有些人是隻圖名不圖利,有些人是隻圖利不圖名。但這種情況的產生往往是有一定前提條件的。如某人的基本生存和溫飽問題已得到解決,這時他就有可能隻圖名不圖利;再如在戰爭條件下,有些戰士的英勇犧牲,對其本人而言,就隻有名沒有利,即隻有精神產品的消費效用,而沒有物質產品的消費效用。

從社會的角度看,麵子本身有其積極的經濟價值和社會價值。首先,麵子對個體而言畢竟是一種約束,所以也就客觀上提高了個體利益向公共利益轉化的可能性和渠道。其次,如果社會上每一個人都重視麵子,社會經濟運行會降低許多交易成本。再次,一個人講麵子,會帶動一部分人講麵子,從而產生精神的擴散效應和乘數效應,這將進一步直接和間接促進社會經濟效率的提高。

專家指點:麵子對社會經濟運行也有不利作用。麵子反映的是表麵現象,而裏子才是真實的本質。人麵前是一套遊戲規則,人背後是另一套遊戲規則,這種雙重規則會加重社會成員的決策成本和監督成本,不利於社會經濟效率的提高。另外,麵子本身也蘊藏著人的一種機會主義本能。當麵子與裏子不統一時,機會主義便會油然而生。而機會主義又會引發誠信缺失等許多問題,並將直接導致社會秩序建設成本的增大。

第28節:水和鑽石的區別——價值反差(1)

5.水和鑽石的區別——價值反差

眾所周知,可飲用的水,對於地球上生物來說,是多麼的重要。人的生命離不開水。沒有了水,人類就難以生存和繁衍生息,更不用說發展了。沒有了水,地球上的一切生命將會消亡!所以,水的巨大作用是怎麼形容也不過分的。然而水的價值卻是如此低廉;相比之下,鑽石則是另一種情形。鑽石的價值主要在於工業生產和科學研究上。從這個意義上說,鑽石對人類社會的甚至是可有可無的。然而,事實上,鑽石的價值卻如此之高。

這就是經濟學史上有一個著名的鑽石和水的例子,曾經困擾了經濟學界很長時間。

我們知道,物品之所以成為商品,不一定在於它本身具有多大價值,而更主要的是看它是否存在一定的需求和供給。沒有供給的商品是沒有意義的。比如說空中樓閣,多少人幻想著住在裏邊,但這是無法現實的,所以也就沒有價值可言,從而也就沒有什麼與之相應的價格。同樣,沒有需求的東西也是沒有價格的。因為根本沒有人願意花錢去買它。所以,商品的價格是由需求和供給兩方麵共同決定的。雖然說水的需求是巨大的,並且是必需的。但是,由於水的供給也是巨大的,甚至可以說是無限量的。地球上水資源實在豐富,隻要廠商有一定的技術和資金,就可以向市場提供水。這樣一來,較小的需求價格彈性和較大的供給價格彈性共同作用,使得水的市場價格十分低廉。

而與此相反,鑽石是一種奢侈性消費,它對於人們來說可有可無,所以它的需求價格彈性很大。也就是說,人們對價格很敏感。價格稍微提高一點,人們就有可能放棄這種需求。由於鑽石在地球上的含量以及開采難度,鑽石的供給也是十分困難的。供給的價格彈性很小。這樣一來,很大的需求價格和較小的供給價格彈性共同作用的結果就是鑽石市場價相對高昂。

與此相似,一個典型的例子就是葉聖陶先生在《多收了三五鬥》裏描述的穀賤傷農現象。本來說,農業豐收了,農民的收入應該會更高些,應該高興才對。可是,由於全體農業的豐收,造成了糧食產量的增加,供給急劇上升,超過了需求量。這樣一來,糧食的價格就會下降,農民的收入反而會減少了。這是由於農業生產的周期性造成的。由於農產品的儲存、交通、保鮮等特殊問題,農產品一般都不能存放太長時間。這樣一來,在市場交易時,就給農民帶來了天然的討價還價的劣勢。消費者會想反正你一定要急著賣出去,否則就會壞掉。那麼你對交易的要求比我要迫切,所以消費者會利用這種心理,拚命地壓低價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