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7章 回家 可憐的孩子(1 / 3)

王通森這幾天心情非常愉快,因為水的問題終於解決了。

他和兒子王懇提出來的方案郭向東和程玉蘭代表村委會表示了完全讚同。他們並且說如果你們資金上有困難,我們也可以拿出來一些,多了不行,十萬八萬還是沒問題的。王通森笑著說用不著,用不著。你們隻管把井打好,自來水管要重新接,接到每家每戶去,讓南莊的鄉親們都喝上好水,讓家家戶戶都滿意。危舊房屋呢,我還照樣還管修,王家莊小學校舍我也照樣管重新翻蓋,圖書閱覽室我也承諾了,不能再收回,照樣說到做到,不過具體地址選在哪兒要聽你們的。

郭向東說,資金由您出,自然全聽您的,您說選在哪兒就選在哪兒。

王通森說要依我呀,就選在南莊東麵的村邊兒,那裏是入口,老老少少出來進去都從那兒過,其它村子的人來這兒看書也方便。另外,社會上萬一有捐書贈書的,老遠就能看見。

郭向東逐項都依從了他。

王通森最後又笑著提出了件個人要求,說,我不打算走了,但是總不能老住在村委會吧?這不是長久之計。另外,我那個老伴還在澳大利亞,你不能看著我們老兩口兩地分居吧?我想了好幾天,就是不大好意思開口。

郭向東說,我聽明白了,是不是要求給您個人蓋幾間房?

王通森伸出手指說,就三間,多了不要,多了也沒用。不過這三間房怎麼蓋得聽我的。

於是,他提出,不要本公司的人蓋,要南莊村裏的瓦木匠蓋。房要蓋成這樣,即高高的、矮矮的;高高的,就是台平稍微高一些,矮矮的就是柱高不超過兩米六,進深不超過四米,這樣冬天的太陽就可以一直打到後牆上。屋地也要講究,但不是講究大理石之類,也不要磚漫地,而是把黃土、白灰、沙子摻合起來,那叫三合土,鋪到地麵,再夯實、夯平,就完事大吉。人老了,不講究漂亮,不講究光滑,隻求腳下暖和,隻求潑盆水就能滲下去,隻求萬一摔個跟頭也礙不著大事。

郭向東幾個人都笑,大約笑他保守、或者說那是倒退。而王通森說,那叫回歸自然,也叫以人為本。

於是,一切都商議妥當,王通森十分高興。他想,下一步把老伴接回來,也不要再念什麼經、做什麼彌撒了,如果悶得慌,就去閱覽室看看書;即使不看書,和別人聊聊天兒也好。老伴兒,相信那時候你也就和我說話了,不會再不願意理我了,如果我們再出資,建個娛樂室或叫棋牌室,我們兩人打打樸克、下下象棋,這才叫老有所樂,也可就此消磨時間。

既然妥當了,沒什麼需要商議的了,兒子王懇便啟程回國,當然是回他的國,澳大利亞。

然而,就在當天晚上,朱立秋卻突然失蹤!

孫女兒王瓊說,從吃過了晚飯,就找不見朱立秋,怎麼找都找不見,一直找到深夜……

朱立秋去哪兒了呢?難道回他老家去了?他的老家又是哪裏呢?隻知道他是大陸人,也隻聽說他家在邊遠山區,然而中國的邊遠山區多了,是哪個省的邊遠山區呢?

抑或他被人劫了?被人綁架了?不,不可能,土匪、強盜不會不長眼睛,別看朱立秋一身西裝革履,那隻不過是充樣子,實際他是個窮打工仔,綁架他幹什麼?

然而奇怪,郭向東、程玉蘭一點也不著急,叫他們報警,他們也不報,而且說,王董,放心,朱先生會回來的。

會回來的?你們怎麼知道會回來?難道你們做了手腳、有什麼貓兒膩不成?看來不是你們南莊人,不是王家莊村人,你們真的是不著急呀。但你們不著急,我王通森必須著急,因為人是我從國外帶回來的,又一直待在我的家,我對朱立秋應負有一份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