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六十四章 七皇子朱和堅(3 / 3)

聽德慶皇帝這麼說,諸皇子自然連忙起身稱是,朱和堉雖然有心反駁趙俊臣之言,但因為德慶皇帝這一番話,卻也錯過了時機。

而德慶皇帝讓眾人落座之後,又向趙俊臣問道:“既然在你眼中,連唐太宗都算不上聖君,又有何人是聖君?”

趙俊臣笑著答道:“陛下,正如臣之前所說,古往今來,所謂聖君,不過三位,亦皆在我大明朝,第一位聖君,自然是我朝太祖,其驅走蠻夷,建漢家江山,有“洪武之治”,文治武功,自可稱得上是聖君。第二位聖君,則是先皇,其勤政,前古未有,其愛民,少有人及,撥亂反正,維護大明江山,百姓受惠,亦可稱得上是聖君。”

聽趙俊臣這麼說,任誰也知道最後一位聖君是誰了。但德慶皇帝還是一副不知道的樣子,問道:“哦,太祖和先帝自然稱得上是聖君,那第三位聖君又是何人?”

雖然神色自然,但趙俊臣依然能從德慶皇帝臉上看出一絲期待之色。

趙俊臣身為百官與百姓眼中的“弄臣”,在這個時候自然不會讓德慶皇帝失望。

“至於第三位聖君,自然是陛下您了。”趙俊臣說話時一臉的正色,毫不遲疑:“陛下您在位三十餘年,中樞政局穩定,君臣和諧,由此而江山穩固,前所未有。正所謂“寧當太平犬,不做亂世人”,這話雖然簡陋,但也足以說明百姓的心聲,陛下您穩定江山三十餘年,毫無混亂,對百姓而言,卻是比任何惠民之策都受惠的多,既然如此,陛下您不是聖君,又有何人是聖君?”

隨著趙俊臣的話聲落下,德慶皇帝哈哈一笑,連連擺手道:“俊臣你又挑揀好聽話說了,朕何德何能,又如何可以與太祖先皇並稱聖君?這樣的話,下次切不可再說。”

雖然德慶皇帝拒絕了趙俊臣的聖君讚譽,但任誰都能看出他的心情舒暢。

“這隻是臣的真心之言,怎是挑揀好聽的說,陛下您又冤枉臣了。”

趙俊臣說話之間,趁機向著諸皇子看去,不出意料,朱和堉目光冰冷,正恨恨的瞪著他,除此之外,其餘皇子,皆是垂首不語,根本不敢參合趙俊臣與朱和堉的明爭暗鬥。

而就在趙俊臣準備收回目光的時候,坐在德慶皇帝身後的一位皇子,突然抬頭看了趙俊臣一眼,見趙俊臣亦正向他看來,竟是友善一笑,並微微點頭示意,然後又垂下了頭,不再有任何表示,好似與其他皇子一般不敢招惹是非。

見到這位皇子竟是向自己表露善意,趙俊臣不由一愣,向著他細細打量,卻見這位皇子麵容與朱和堉有著七八分相似,隻是相比較朱和堉的剛正,此人的氣質要陰柔一些,而且身體單薄,麵色蒼白,病怏怏的。

“這個人,應該是朱和堉的同母親弟,七皇子朱和堅了,聽說他體弱多病,雖說早就到了封王離京的日子,但因為身體的原因一直拖著……”

這般想著,趙俊臣眼裏露出若有所思的神色。

卻說那朱和堉,對德慶皇帝今日的考校早有準備,以唐太宗舉例,隻是為了勸諫德慶皇帝親賢臣遠小人,本是好意,卻沒想到趙俊臣突然參與了進來,不僅搶走了風頭,不顧廉恥的大拍德慶皇帝馬屁,更是利用朱和堉的好意反咬了朱和堉一口。

想到德慶皇帝之前那意味深長的告誡,顯然受了趙俊臣的挑撥,朱和堉就按耐不住心中恨意。

所以,待趙俊臣的話聲落下後,朱和堉已是開始了自己的反擊,突然開口道:“父皇,趙尚書不愧是狀元之才,這番評斷,確實引人深思。兒臣看父皇今日興致頗高,不若趁著興頭,再評點一下曆朝曆代的賢臣與奸臣如何?”

聽朱和堉這麼說,趙俊臣心中一凜,知道朱和堉這是在針對自己了,倒也不畏懼,隻是集中精神準備應付。

然而,德慶皇帝剛準備說些什麼,之前曾向趙俊臣表露善意的朱和堅,突然大聲咳嗽起來,身體劇烈顫抖著,臉上湧起一層病態的紅潤。

見朱和堅這般模樣,眾人大驚,朱和堉對他這位親弟弟更是重視異常,再也顧不得其他,連忙來到朱和堅身後,撫拍著朱和堅的背部,同時焦急的大聲說道:“禦醫,快叫禦醫來。”

一時間,再也沒人顧得上考校學問了,皇子學堂內,亂成了一團。

混亂之中,趙俊臣緊緊跟在德慶皇帝身邊,來到朱和堅的身旁,同樣是一臉的擔憂之色,隻是打量著朱和堅的時候,眼中的神色,滿是若有所思。

聯係到之前朱和堅剛剛才向趙俊臣表露善意,他這發病的時間,打斷了朱和堉的反擊,也太過巧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