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部曲》的修改定稿可以說是著述的最高潮。白雪進入的是“高級愛因斯坦狀態”,九(天)著一(天)歇。人與礦進行著全麵、深度的交流與對話,寫到哪個礦床(田),哪個礦先生(女士)就端坐對麵;寫到哪個 礦極(礦軸),這其中最重要、最有代表性的礦先生(女士),就圍繞著述桌坐一圈,有問必答,有難必解。所以,凡在初稿時,標明需要重點推敲或推敲的問題,在寫二稿時,都以人礦深度對話方式,一個個迎刃而解了。 真是“日有所思,夜有所夢;夢中癡境,難關決勝”。白雪自己都有點吃驚,一旦進入這種高級純粹的“愛因斯坦狀態”,思維對真理的追蹤力和穿透力竟是這樣的讓人不可思議。
群山進入了一種“中級愛因斯坦狀態”,六著一歇。恩師分工讓群山寫《礦床論》第四篇、《礦田》之二至十四,實際就是世界最大、最經典的十三個特大礦田。在《巨礦篇》這十三個礦田也選入了。他把這兩本書的這 十三個特大礦田集中來寫,《礦床論》突出的該礦田與裂穀的關係(礦源及其偏在性;裂穀所造成的儲礦岩體;通過裂穀的上侵與成礦;)該礦田是怎麼複合成礦的;形成超大礦田的決定因素等,而《巨礦篇》中,隻是從區 域環境角度介紹裂穀的特征,礦田在裂穀中位置,主要還是礦田各因子(國家、地區、礦名、礦源、儲礦體、特征、複合方式、類型、品位、儲量、礦田內偏在性、在世界同類礦田中的地位等)的簡潔生動的闡述。以這種方 式著述,既各有側重又避免重複,既相互銜接又以整個《巨礦篇》以各種類型、特色、礦種、各大洲不同裂穀、不同複合的礦床(田)從各個側麵印證“裂穀複合富礦理論”。
師徒兩人著述習性略有不同,白雪巨椽如大江浩蕩,一瀉千裏;群山筆底如急流飛漩,往往是三旋定格。白雪人礦對話,內容基本定格;群山二稿內容30%還需推敲。一個是“會當淩絕頂,一覽眾山小”;一個是“欲窮千 裏目,更上一層樓”;一個是“星垂平野闊,月湧大江流”;一個是“靜言深溪裏,長嘯高山頭”;一個是“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一個是“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一個是“眉睫之前,卷舒風 雲之色”;一個是“意匠如神變化生,筆端有力任縱橫”。
雖然宋卯隻是進入一種“低級愛因斯坦狀態”,若論變化,亦使人刮目相看。原來視地礦科學如狗屎,什麼“大地構造、胡說八道;小地構造,吵吵鬧鬧”,如今,一提起《三部曲》著述,滿臉神聖。《趣礦篇》雖字數 最少,也像是“字字重千鈞”改了又改,總不滿意。以前一熬夜,人犯困、腦糊塗,“狗肉不上席”。現經著述磨煉,現在也可以著三歇一。紅梅看著進入狀態、癡癡迷迷的老公,又好笑又可愛。
等老公醒了,跟老公開玩笑:“這《趣礦篇》又不是挑媳婦,還改了又改,挑了又挑呀!”
宋卯笑答:“她可不是媳婦,是我倆的寶貝閨女。總不能像九斤老太說的:‘一代不如一代’,希望是‘雛鳳清於老鳳聲’啊!”
“貪心吧。肚子裏可能是個兒,又想一下又添個閨女,美死你嘍。”
“這叫龍鳳胎,大命之人哪!”
宋卯把為《礦床論》《巨礦篇》編製附圖總放在第一位。根據作者意圖或提供的草圖,充分發揮編圖創意:平麵圖、剖麵圖、三維立體圖、三維透視圖、裂穀演變圖、礦床形成圖、成礦模式圖、成礦卡通圖等幾十種成圖 ,編製成軟件,用計算機進行整套插圖的編繪。主要圖件還設計成彩色。“始信丹青筆,能奪造化功。”
方娟一方麵千方百計作好輔助工作。首先要盡心照顧好群山飲食起居,一天兩頓,都是做好端到群山麵前,看著他把飯吃完。三位作者需要的圖書、資料,手頭沒有的,都開出書條,白天由她東奔西跑去借圖書、查資料 。晚上集中精力趕打《三部曲》的稿件,有時,稿件太多,就像群山一樣,通宵達旦地打字。聰敏好學的娟子,這時打字的速度已超過一般打字員。打字時,兩眼專注手稿,根本不看鍵盤,手指在鍵盤上條件反射,神速如讀 地打出來,錯字還很少。真是:“著文指上飛,萬言一夜成。”
一九七一年六月初,恩師突然召集緊密會議。氣氛嚴肅,白雪開門見山:
“著述是非常嚴肅、講究科學、準確的事。我在審查你們定稿發現了點問題。一個是外國礦山、人名、中文翻譯不統一,不知是一個礦(人),還是兩個礦(人);再一個地方,是引用別人的資料,但沒有注明,當然是 疏忽。但要被引用人問你:屬不屬於剽竊,你怎麼回答?所以定稿的最後把關,我再重申幾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