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兩株野草(1 / 1)

野草漫山遍野,司空見慣,不足為奇。

那年春節回家為母親上墳,在墳上的眾多野草中,一株野草竟令我瞠目結舌:啊,這是野草嗎?

野草是弱小的象征:生性脆弱,不堪一擊;形象矮小,匍匐地下,與高大偉岸的樹木相比,不可同日而語。眼前的這株野草,我認識它,家鄉稱為漿草,嫩莖輕輕一掐即可折斷,從斷裂處會流出牛奶一樣白又濃的漿。小時打豬草或兔草時,若是遇上此草,當然喜歡不已。

眼前的小草,依然是漿草,卻徹底顛覆往日形象。雖隻半尺來高,可莖幹粗壯、扁平、寬大,葉子也隨之變樣。乍一看,似乎是一棵微縮古鬆:虯枝蒼勁有力,翠葉欲滴如蓋。平生見過許多草,卻從未見過蒼鬆一般的野草,頓時驚詫不已,佩服不已。於是,向它行一個注目禮,其形象深深嵌入腦海。

前兩天,外出參觀一珍稀植物園。園裏奇花異草數不勝數,許多聞所未聞、見所未見。正沉浸在巨型紅南瓜和成片的黃色佛手果、綠色觀音蓮的壯觀之中,忽然於小徑拐角處發現一株別致的樹。不,它不是樹,差點把我迷惑住了。稍加注意,不難看出它是一株野草。這株野草我叫不出名字,形如巨蒿。它瘋狂地往上躥,足足有二米來高,站在它麵前,我須仰視。是的,我需要仰視,我必須仰視。我突發靈感,手指巨草,望著舉起相機的朋友,即興解說:它生來是棵草,但不甘心命運的安排,通過頑強努力,終於使自己長成了一棵樹。大家笑著點頭。

巨草很高,看似較壯。但畢竟是草,莖幹和葉片都是較脆弱的,我不敢試掐。如果不是生長在溫暖的大棚中,狂風一吹,它一定像“玻璃姑娘”會“哢嚓”應聲骨折。但是,它似乎並不這樣想,沒有後顧之憂,義無反顧地選擇了樹一般的生長。無論環境如何,任憑理想蔓延、才華顯露。我不禁想起一句廣告詞: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

兩株野草,一株在原野,一株在溫室。胸懷遠大之誌,不甘命運捉弄是它們的共同點。生來是棵小草,也要仿效大樹的威猛和挺拔。超越極限,不屈不撓,於是鶴立雞群,在芸芸眾生的小草中卓爾不群,顯示出超凡脫俗的氣質與毫無畏懼的勇士風範。

不可否認,人若草木,生來命運不同,或為樹木,或為灌木,或為野草。生為樹木,高大威嚴挺拔,生命之樹常青;生為灌木,比上不足比下有餘;而野草,不僅矮小脆弱不經風霜,而且壽命極短,“人生一世,草木一秋”。倘若甘心於命運的安排,就會庸碌無為,形如尋常不過、毫不起眼的野草。如果敢與命運抗爭,不把自己當草看,而是向樹木看齊,以樹木為範,就會在不知不覺中提升標準,定高目標,增強力量,獲得進步。有誌不在年高,有為不分樹草。有誌,會見賢思齊,“近朱者赤”;有為,會改變命運,創造輝煌。

兩株野草,一株已隨風而逝,一株正蓬勃生長;一株活在內心深處,一株長在美麗世界。

多麼希望看到更多的野草,像它倆一樣開發潛能,突破極限,成為一株株有誌之草、有為之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