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相見?還是懷念?(1 / 1)

上網,看到一個現代童話故事:一個年輕的廣州男孩,趁十一長假自助遊去了西班牙。在異國的日子裏,他連續三天在三個不同的城市邂逅了同一個女孩。心動,從未停止;勇氣,卻總是欠奉。帶著遺憾,男孩回了國,但對女孩卻是念念不忘……寫到這裏,小狸忽然想暫停一下提個問題,這故事如果發生在不同的時代,會有什麼不同的結局?

穿越一:故事發生在幾百年前,男孩女孩一別再沒能相見,男孩帶著一輩子的思念與自己心中的記憶直到老去。

穿越二:故事發生在幾十年前,男孩回國後幾經糾結,然後輾轉找到報館的朋友登了尋人啟事,女孩看到這份啟事的概率為“準確的時間——登啟事那天她恰好看報紙” “準確的地點——報紙是全國發行或者正好是姑娘所在的省報,而且是姑娘看的那一份” “冰雪聰明——從短短數十字判定尋的是自己”,三項相加的結果小狸算不出,隻知道基本上跟大海撈針差不多。

非穿越三:故事發生在今天,男孩回國後對女孩甚是思念,於是給西班牙國家旅遊局官方微博發了個私信,把姑娘的各種信息一提供,在2萬多名網友的轉發下,不到48小時,就把姑娘找到了。最新消息說,這位北京姑娘已經和這位廣州小夥子取得了聯係,麵對媒體,女孩說:“今後的事一切隨緣”。

古代人糾結了一輩子的事,現代人兩天就搞定了,不僅搞定了,而且飛快地進入了下一個環節。這是網絡時代的奇跡,亦是網絡時代的效率,但這種奇跡和效率,對現代人來說到底是幸還是不幸呢?

還是剛才的三個場景,小狸再問一個問題,到底哪個時代的男孩更幸福呢?也許很多人都會脫口而出“當然是兩天找到姑娘的男孩最幸福”,但事實真的如此嗎?

生活在非互聯網時代的男孩們,因為見不到心上人而愈加思念,又因為思念而使得心中的她愈發完美,隨著時間流逝,那種渴望與失望並存的幸福和煎熬,慢慢變成伴隨一生的雋永記憶與懷念。這期間的心理活動、情感層次變化細膩而豐富,當有一天回頭看,終於明白每一次體味其實都是一種幸福。而有微博的男孩們,飛快地鍾情,飛快地得到,還沒來得及感受,就已經進入了下一個環節,不是說結局一定不好,但很有可能就此“沒意思”了。

距離產生美,不滿才是滿,在很多東西變得唾手可得的今天,讓夢想別那麼輕易地照進現實,也許是一種智慧。

2012年1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