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一件突如其來的事情,徹底改變了陰皇後的一生,漢和帝病了,而且病得很重。如今,已經被仇恨蒙蔽雙眼的陰皇後,聽說這件事後,竟脫口說出了這樣一句話,“等到我掌權得意的那一天,一定要將鄧氏滿門抄斬。”很快,這句話便傳到了鄧綏的耳中,鄧綏又驚又怕,哭著對身邊的人說道:“我盡心竭力地侍奉皇後,可惜還是不能為其所容。看樣子我是獲罪於天,雖然說女人沒有殉死之義,但我願意獻出自己的生命,上報皇帝之恩,中解宗族之禍,下不令我有‘人彘’之災。”說著,她便要飲鴆自盡,多虧身邊的宮人騙她說皇帝的病好了,使鄧綏信以為真,才沒有自殺。碰巧的是,第二天,漢和帝的病真好了。鄧綏願以死報帝恩的事情,也被漢和帝知道了,從此以後,鄧綏的寵愛日甚,陰皇帝的寵愛日衰。
三、巫蠱案
漢和帝生病這件事沒過去多久,一件政治大案便很快浮出水麵。什麼大案呢?有人謠傳說,皇帝之所以生病,是因為有人詛咒,而詛咒的幕後指使人就是陰皇後。據說,陰皇後的外祖母鄧朱時常出入宮廷,二人經常在一起密謀,搞巫蠱之術。說起巫蠱,我們前麵不止一次提到,在古代宮廷中,這是很令人忌諱的一件事。當漢和帝知道這件事後,肯定龍顏大怒,他命令中常侍張慎和尚書陳褒審理這件案子。結果,案子最終被定性為大逆不道的巫蠱案,而在審理過程中,鄧朱的兩個兒子和陰皇後的弟弟陰輔都死於獄中。之後,漢和帝派遣司徒魯恭侍節廢陰皇後,並將其遷往桐宮,而陰皇後在不久也憂傷而死,葬在臨平亭部。陰皇後的父親陰綱自殺,弟弟陰軼、陰敞及鄧朱的家屬都被遷徙到日南比景縣,即現在的越南廣平省箏河口,其他親屬也都被免官回家種地去了,陰氏家族開始衰敗。直到鄧綏掌權後,才將他們召回故裏,還其資財。
接下來,讓我們重新審視一下陰皇後的一生,看看這其中是否另有隱情。《後漢書》中,關於陰皇後的記載並不多,她的宮廷生涯大多數都與鄧綏有關,而我們知道,在漢和帝死後,鄧綏執掌東漢政權達16年之久,而漢和帝一朝的史事也應該是在鄧綏執政期間修撰的,做為修史人,自然要把鄧綏美化一番。從鄧綏執政的表現來看,她是一個很出色的政治家,她在對待陰皇後的時候完全有可能是在韜光養晦,而且當時她也一定籠絡了不少人,那麼所謂的巫蠱案就完全有可能是她一手策劃的。我們以前提到過很多巫蠱案,幾乎都是有人暗中操縱的,從陰皇後的家世出身來看,她不可能不知道巫蠱的禁忌。就在漢和帝的那場大病之後,讓一直等待機會的鄧綏有了可乘之機,她指使人誣陷陰皇後用巫蠱詛咒皇帝,終於完成了她自己的驚天逆轉。至於漢和帝的那場病,也許是連鄧綏自己都沒有想到的一次契機,正如鄧綏自己所說,“不為所祐”,“獲罪於天”,如果漢和帝真的病死了,那麼鄧綏的一切努力都將化為泡影,那真是不為皇天所祐,她隻有一死以免禍,但事情的發展卻讓鄧綏成了最大的贏家。
也許是出於內心的愧疚,鄧綏在自己掌權後,對陰氏家族給予了特別的恩赦,這大概也是她對陰家的一種贖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