敘述的可能被提出來,你會說敘述有不可能嗎?這個回答也是肯定的。敘述的可能已經被無數寫作者證實了。敘述抵達極限了嗎?顯然,敘述的發展仍有空間,敘述也許還有無數種方法,我們隻要回頭看便能明白,從經典敘述學開始,敘事學有發展。戴衛·赫爾曼總結出了《新敘事學》有一個規律是不變的,一種新的敘述範型產生,便決定了它的死亡,必然又會有新的敘述範型。簡單說,21世紀的寫作已經有六年了,在全球化背景下的寫作,敘述學的理論總結還沒見到,20世紀末的後現代寫作,國內才介紹了馬克·柯裏的一個小冊子。經典敘述學是封閉的研究,後經典敘述學要突圍,把敘述應用於一切文化領域,可能嗎?他的理論成果是否在各領域裏促進了敘述學的進展。在國內所有大學都有了敘述理論課。可有誰把這個理論用於指導寫作呢?或者說當下的國內創作可否提供新的敘述理論模式,我們是否把這些理論和實際聯係起來了。
我們還得從材料說起,日常一個事件,我把它納入情節,然後用話語形式表達出來,這是很清楚的。但他們的關係是複雜的,敘述似乎在這兒走了兩個理論支點,一是事件和情節,這是敘述最基本的起點。從亞裏士多德開始情節理論就如此。經典的說法是一個事件導致了另一事件,前後有因果關係,這才構成我們稱之為情節的東西。這個說法在今天看來有些狹隘,一個事件與另一個事件的關係的關聯詞可以有引出、推動、產生、連帶、並置,隻要發生關聯兩件事情便有敘述的可能,因果是中間最有力量的聯結詞,但我們不能忽略時間、空間、並置、連貫的關係。情節是事件與事件的聯結,但有一個核心詞,便是行為,一定是一個行為的事件,因為情節是對行為的摹仿。事件與情節是互動的。在敘述文本中他們的關係是構成的,但生活中的許多事件並不構成情節,那麼這二者又不絕對統一,因此事件與情節既是統一的又是對立的。
那個工人因為失業心裏煩悶,回家了妻子抱怨,於是打了一架,工人便上樓頂跳樓,失業事件、打架事件、跳樓事件,一環套一環,這情節很緊嚴地構成了。這是最基本的敘述構成。但情節如何被表達出來就大不一樣了,因為表達可以先寫跳樓,再尋原因,也可以先寫失業,推導跳樓的結果,也可以隻寫夫妻吵架,又可以追述、補述、預述。妻子可以說,你這個男人沒用,可以死了算了。吵翻了導致跳樓。也可以不打架,妻子說怕什麼大不了下海,我掙錢養活你,你在家帶孩子做飯,男人自尊心受不了覺得自己無能而跳樓。
總而言之,事件和情節之間要最巧妙地利用。
今天的小說也許沒那麼直接而簡單,我們說了故事構成可能有多種方式,我們前麵說了五個視角,也許有六個或十個視角,我們確立了這個故事形態,但我們如何講述呢?或者說我們選用什麼樣的話語方式。例如說我們用反諷幽默把這個故事編一個鬧劇,揭示社會中啼笑皆非的東西。也可以采用同情小人物的命運,用各種方法激活小人物的自信心,使跳樓的必死和社會挽救構成一個張力。如果把中心事件作為次要事件而將另一件小事改造作為中心事件。跳樓的人被救下來了,結果圍觀的人群被踩死了一個。話語在組織故事敘述時也會有巨大的變化。當代小說也許更注意選用什麼樣的話語方式去安排故事,故事因素沒有第一類事件與情節的關係那麼嚴格,但可能效果更好。
情節與故事是作為被表述的材料,在文本中讀者所看到的是敘述的話語,或者看到的是一種講話的方式,而知道情節或故事是在他讀完話語後,給抽象出來的,所以說故事更有模型感,但作為講話的聲音會讓讀者感受到許多屬於故事之外的東西。這就是卡勒說的,事件、情節和話語是作為兩對對立麵而起作用的,一對是事件和情節之間的對立,另一對是故事和話語之間的對立(這是另一個理論文類)。
他表述為:事件蛐情節
故事蛐話語
(《文學理論》遼寧教育出版社89頁)
敘述理論的基礎便是在處理這兩對對立的矛盾關係,研究他們的各種組合,考查他們內部的諸種聯係、分裂、變化,從而把各種敘述元素的功能給予充分揭示出來。
我們找到了敘述學的基礎了,就不會被眾多的敘述學和無數的新名詞弄得暈頭轉向。找到這個基礎捋清線索,我們便知道有很多旗號為敘述學的,僅僅是一個派生,或者可能和敘述學根本沒什麼關係。
另外有一種敘述理論的說法。傑姆遜說,馬克思正是這樣一位敘述大師,在他的《路易·波拿巴的霧月十八日》中,就有十分精彩的敘事技巧,一方麵是講故事的方式,另一方麵是對這些故事進行解構,其複雜之處絕不亞於任何現代派小說,但敘述分析的真正開路先鋒是弗洛伊德,他在1899年出版的《釋夢》中完成了他的發現(《後現代主義與文化理論》陝西師大出版社1987年版4頁)。我們每個人也是一個敘述大師,因為我們每個人都做夢,而且總會有自我解釋,或請人解釋,夢的種種結構是我們生存的經驗的反應,也是潛意識的反應,通過這些夢的敘述分析達到我們對種種文化的理解。這是一種超出了結構敘述概念的一種大敘述,據我看來,這種敘述是更大範圍的,是世界本體的表達。人類社會的各種文化形態模式都是一種敘述。所有的知識也都是一種對世界本源的敘述。這樣看來,敘述是對現存之物的一種複製,是對人類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的一種抽象。這個敘述之中一樣有模式、結構、選擇。這個敘述一樣揭示各種人與事之間各種錯綜複雜的關係,同樣有最早的敘述原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