悅意夫人向天尊道:“今日天尊的這番發落,可謂‘歡喜慈悲’。隻是這班忠臣孝子,義夫節婦,雖然各人因果不同,天尊何不大施法力,暗中嗬護,使他不離而合,不悲而歡,有榮無枯,有休無咎,也顯得天尊的造化,更可以培養無限天和。天尊意下何如?”天尊道:“夫人,你不見那後邊的許多人,便都是這班兒牽引的線索,護衛的爪牙。至於他各人到頭來的成敗,還要看他人世後怎的個造因,才知他沒世時怎的個結果。況這氣數有個一定,就是天作的,也不過奉著氣運而行,又豈能和那氣運相扭?
你我樂得高坐他化自在天,看這樁‘兒女英雄’公案,霎時好耍子也!”悅意夫人道:“請問天尊:要作到怎的個地步,才算得個兒女英雄?”
天尊道:“這‘兒女英雄’四個字,如今世上人,大半把他看成兩種人,兩樁事,誤把些使用氣力好勇鬥狠的認作英雄,又把些調脂弄粉斷袖餘桃的,認作兒女。所以一開口便道是某某英雄誌短,兒女情長;某某兒女情薄,英雄氣壯。殊不知有了英雄至性,才成就得兒女心腸;有了兒女真情,才作得出英雄事業!譬如世上的人,立誌要作個忠臣,這就是個英雄心;忠臣斷無不愛君的,愛君這便是個兒女心。立誌要作個孝子,這就是個英雄心;孝子斷無不愛親的,愛親這便是個兒女心。至於‘節義’兩個字,從君親推到兄弟夫婦朋友的相處,同此一心,理無二致!
必是先有了這個心,才有古往今來的無數忠臣烈士的文死諫,武死戰;才有大舜的完廩浚井;才有泰伯、仲雍的逃至荊蠻;才有郊祁弟兄的問答;才有冀缺夫妻的相敬;才有漢光武、嚴子陵的忘形。這純是一團天理人情,沒有一毫矯揉造作。淺言之,不過英雄兒女常談;細按去,便是大聖大賢身分。但是要作到這個地步,卻也頗不容易。隻我從開辟以來,掌了這座天關,縱橫九萬裏,上下五千年,求其兒女英雄,英雄兒女,一身兼備的,也隻見得兩個:一個是上古女蝸氏,隻因她一時感動了一點兒女心,不忍見那青天缺陷,人麵的不同,煉成三百六十五塊半五色石,補好了青天,便完成了浩劫,一十二萬九千六百年的覆載;拈了一撮黃土,端正了人麵,便畫一個寅會至酉會,八萬六千四百年的人形,從兒女裏作出這番英雄事業來,所以世人才號她作神媒。一個是掌釋教的釋迦牟尼佛,隻因他一時奮起一片英雄心,不許波斯匿國那些婆羅們外道擾害眾生,妄幹國事,自己割舍了儲君的尊嚴富貴,立地削發出家,明心見性,修成個無聲無色,無臭無味,無觸無法的不壞金身,任那些外道邪魔,惹不動他一毫的煩惱憂思恐怖,把那些外道普化得皈依正道,波斯匿國國王才落得個國治身尊,波斯匿國眾生才落得個安居樂業。到後來父母同升佛果,元配得證法華,善侶都轉法輪,子弟並登無上,從英雄上透出這種兒女心腸來,所以眾生都尊他為大雄氏。
“此外三代以下,秦不足道也。講英雄,第一個大略雄才的,莫如漢高祖。他當那秦始皇並吞六國,統一四海,全盛的時候,隻小小一個泗上亭長,手提三尺劍,從芒碭斬蛇起義,便赤手創成了漢家四百年江山,似乎稱得起個英雄氣壯了。究竟稱不起,何也?暴秦無道,群雄並起,逐鹿中原,那漢王與西楚霸王項羽聯合攻秦,約先入關者王之。漢王乘那項王燒鹹陽,弑義帝,降子嬰,東蕩西馳的時候,早暗地裏間道入關,進位稱王。那項王是個力拔山氣蓋世的腳色,枉費一番氣力,如何肯休?便把漢王的太公俘了去,舉火待烹,卻特特的著人知會他作個挾製。替漢王設想,此時正該重視太公,輕視天下,學那竊父而逃,遵海濱而處,終身欣然,樂而忘天下的故事。豈不是從兒女中作出來的一個英雄?即不然,也該低首下心,先保全了太公,然後布告天下,問罪興師,和項王大戰一場,成敗在所不計,也還不失為能屈能伸的大丈夫本色。怎生公然說:‘我翁即爾翁,而欲烹爾翁,請分我一杯羹!’幸而項王無謀,被他這幾句話牢籠住了,不曾作出來。倘然萬有一失,他果然謹遵台命,把太公烹了,分杯羹來,事將奈何?要說漢王料定項王有勇無謀,斷然不敢下手,兵不厭詐,即以君之矛,還置君之盾。那項王是個殺人不眨眼的魔君,漢王豈不深知?豈有以父子天親,這等賭氣鬥智的!所以禍不旋踵,天假呂後,變起家庭,趙王如意死在鴆毒,戚夫人慘極人彘,以致孝惠不祿。這都因漢高祖沒有兒女真情,枉作了英雄事業,才貽笑千古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