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五四年十一月二日)
(一九五四年十一月二日)
宛春兄:久未通候為歉。大劄收到。楊潮觀《吟風閣雜劇》,頗有精彩之作,《發倉》、《罷宴》兩劇,弟頗喜愛。《偷桃》亦好,小有毛病。其他為《荀灌娘》等似亦可選。以前匆匆看過,不全記憶矣。亦有封建思想極濃厚之作,不可濫選也。故事出處及考證材料,則未遑收輯。《發倉》可印證《漢書》,《罷宴》則《宋人軼事彙編》中有一段材料,弟前用過清華圖書館本或為乾隆原刊。北大本似非原刊。兩校圖書館書皆難借出遠寄,至為抱歉(此書即翻刻本亦甚早,似無異同)。《星島·俗文學》二五—二七弟處無之。唯上海趙景深先生處可有。拙作《論小說》一文,前承詢及,弟處隻找到半篇,是以未寄。《國文月刊》第一到四十期,弟處亦略有缺失,但已為裝訂珍藏。郵寄亦甚麻煩。待吾兄決定要編入目錄時再來信函索,屆時再寄,則時間可節省也。又此中戲曲、小說、民間文藝的論文不多,即弟處抄一目錄寄奉亦無不可(唯中有缺期,此間已無辦法)。
匆頌
教安
弟江清頓首 十一月二日
楊氏雜劇大抵摭用史事,加以裝點。
弟見北京圖書館有一新編國學論文索引二冊,所收亦不全。足下欲收羅齊全頗難。不若就所見作提要評介,可專成一書也。
另有致微昭兄一箋,乞即為封致,並盼其能匆複數行耳。鄙況已詳致陸兄信中。微昭忙即請兄代複數行亦可。
(以上六信據陸維釗先生抄件抄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