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致陸維釗函(五函)(1 / 3)

之一(一九四六年十二月二十三日)

子平吾兄閣下:前月惠教讀悉欣慰。清華開課甚早,校舍修理趕工尚速。唯弟等遲來,安家未定,太感匆忙耳。親任勞役,此抗戰多年在滇時已如此。同事返校稍有蘇息之感。惜平津區待遇迄未調整,大落人後。米煤甚昂。複員同仁欲展開往日之局麵,捉襟見肘,苦撐而已。學校負債甚巨,教部經費僅足支持校中燃料及學生公費。同仁初來有複員費及家屬旅費貼補其中,以後唯盼調整。可告慰者,住處依前寬敞,又弟以前存寄同鄉同事家中書物漸漸收回,損失不多。明年兄等如作北遊可招待。唯故都蕭條已甚。新自上海繁華來,又值秋冬之際,尤感如此。國文係中因一多歿,了一、夢家請假未來,功課寥落。文字學、音韻學方麵因屬必修,暫請人兼課,《詩經》、《楚辭》等課暫付缺如。且看明年如何重振了。教授甚少而教員助教甚多,亦有到此新聘者。因大一國文、先修班國文班次增多,臨時添設,又限於經費預算,增添助教以任之。

平中舊書價較上海為廉。唯近日又在漲價中,而新書甚貴。弟亦已取消買書之事,足跡未赴琉璃廠。關於中國藝術方麵書籍,俟將來有見,必可函告。《國文月刊》前已托在昆舍弟付郵。唯當時未開明哈同花園址,或仍可轉到(今又開明地址函催之)。亦不多幾期,乃是弟所餘之複本。其有一份較多者亦不全,前入由昆直運平書箱中,已到此。唯自欲保存,且係中同事時來索借,不便寄奉,至歉。唯弟所寫關於論詞之作可以呈教者,在舍弟寄杭中之數期內有之矣。

蕭先生尚能憶及。平伯先生改任北大。此刻清華詞曲空氣稀薄,久無雅集,弟亦不願倡之。覺明兄在城中尚未晤到。斐雲已晤並道及足下。(覺明訊址是北大文學院史學係,斐雲則仍為北平圖書館,諒切盼閣下書劄也。)在鬆蒙屢顧舍間並玉成定一事,感何可言。頃逼歲暮,諒往返杭、鬆益忙。府上安吉是頌。不盡遙念。

專頌

撰安!

弟江清頓首十二月二十三日

心叔、宛春、季思三兄乞恕懶惰,即此道候不另。

之二(一九四八年三月三日)

子平兄閣下:去年年底馬君俊攜來手教並心叔兄來教,欣慰。當時有興即複心叔兄一函論天文,未遇夢家,稍待其後,此信遂未寄出。適舊曆新年,未能免俗,一番擾擾,遂擱未報。今補複心叔兄一函,乞轉致,遲遲頗歉。吾兄寄惠《思想與時代》三冊均收到,材料不少,拜感之至。此間過舊曆年較陽曆新年為活躍。因年底發了福利金,又薪津新調整,不甚窘也。新正三日奇暖。初五有遊藝會,程豔秋來清唱,大禮堂人滿。陳寅恪先生久不走動,是夕亦來赴會,興殊不淺。初六以後雪轉冷。曾進城一次遊琉璃廠,書價甚昂,無所得。又同內子小孩等遊覽覺生寺大鍾亭。鍾為永樂年鑄,沈度書《華嚴》、《妙法蓮華》、《金剛經》三經全文於其上,國內第一大鍾也,曆戰亂未毀。元宵節夕,陳寅恪宅邀敘,看花炮煙火。新年如此過卻,今即開始上課矣。天仍寒多風,爐火未撤。

托查書目事清華圖書館此類書缺乏,仍是些老書,皆戰前殘餘,菁華已去了。看來語言學方麵書未添,其餘在外國語文係或有些,不接頭。因書呂叔湘兄一詢,不久可複。至其他亦屬同類情形,書庫中不見新書。美術書籍或者哲學係鄧以蟄先生(鄧君有美學一課,在哲學係)主持添購些,不知在何處,均未編目,或借散也。唯有往城中北京飯店晤Vetch君處抄目。浙大圖書館用美金買書限向美國買,其情形同於清華。清華向Vetch買書亦交涉在美國付款,此似彼有賬可劃。詳情不悉,待至哲學係處一查再複,勞候至歉。寒假中本可寫完一文付《清華學報》者,因過舊年而擱下。近時精神不佳,頗思早睡早起,而小孩假期在家,紛擾之至。白天不靜,工作效率甚微。是以此期學報不及趕投,一文留入下期。此期《清華學報》出來,當奉寄一冊也。北地戰期中所出書有程樹德《論語集釋》一書,材料不少。初來時甚廉,今亦昂價。唯南方或不易得,足下要否?弟已買兩部,一部自留,一部蟄存要。有三厚冊,寄費近亦不廉矣。東北局勢危緊,此間人心亦不定,複不知園居能有幾時。浙大辦學報,精彩文章諒多。弟學無專門,教課亦忙,稍得餘暇即喜翻書,讀罷一本又一本,竟艱於作文,愧甚。至於教課,實與研究無關,時間打斷,不能靜心也。足下及聲越適宜寫小書筆記,必甚雋永有味,此今時所輕,將來見重。如近時論文,必須廣收材料,排比長文為之,既費力而文獻煩重,恐將來讀者亦不多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