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致夫人張企羅函(五函)(2 / 3)

侍安

江清 二月廿日

自認真服奎寧後,瘧疾已一月未發,似已斷根。身體已完全複原。現天氣漸暖,下午常出散步。開課後每星期進城一次,往返步行廿裏,亦良運動也。

之三(一九四四年四月十六日)

企羅:近來久未接信,最後所接,你們尚未過舊曆年,我想或者你陸續來信在途中未達,或者遺失,或者因病而擱筆,甚為懸念!濤弟來信曾說起你病,後來他未繼續來信,我想或是小病,不久便好。現在久未接信,心中很急,距離如此的遠,一信來回要四五個月,真令人焦灼!自滬來信,有的很快,同事中已有接二月份來信者。你以後試試北道,貼航空郵票,寫明“洛陽轉”。我的地址有城鄉兩個,城中是昆明北門街七十一號,鄉下是昆明龍泉鎮清華文科研究所。近來在城中的時間多些,因為我新搬一室,光線較好,可以做事。每星期一、二、三、四在城中,星期五以後下鄉。從前隻有鄉下能做事。現在朱先生也搬住城中,在同宿舍之中。聞先生也搬住城中,另賃屋住。鄉下比較冷靜了。我們的命運不好,彼此分離,我一心掛兩頭。當然一人在此,沒有什麼安慰,有時心中很煩悶。不過提起筆來寫信,總說很樂觀,不久就要回來,一麵也是自騙自,一麵也使你安心之意。因現在道路難走,出來談何容易也。蟄存已出來,見諸報端,我處尚未有信。你的教職,大概已辭卻?樊上學否?她年紀還小,上學與在家讀是一樣的,但注意她不要把讀書的事看輕、弄疲。昂昂不太吵鬧嗎?個性如何?童話我沒有再譯下去。近來又看了幾本長篇小說,都很好,可惜你不在這裏,不能講給你聽。小說寫人生逼真,人的經驗愈多,看小說愈懂得。我覺得自己熱情太多,往往不能卒讀,不免感傷。吳雨僧先生上星期在雲大講演,題目是“紅樓夢人物評述”。他講紅樓已經有好幾次,這次我聽到。講得很好。聽的人有一千多。大意是說,人分兩種,一種人隻知道一個現實的世界,求在這世界裏成功。一種人知道這世界是虛空的假的,另有一個真的世界,理想的世界。開宗明義第一回寫兩個人,一個賈雨村,一個甄士隱,即代表這兩類人。全部《紅樓夢》中人物,也有屬於這邊的,也有屬於那邊的,也有兩種性格的混合,這邊多些或那邊多些。例如熙鳳、寶釵、襲人是現實派,寶玉、黛玉、晴雯、鴛鴦等或屬於理想派或至少不很現實的。吳先生說這現實世界是假的,理想的世界是真的,是天國,凡在紅塵裏混的人,在天國裏有一本冊子造好了,分數劃定了。他其實是借題發揮,說他的人生哲學及宗教,但態度極誠懇,很感動人。他說在實際人生裏,我們遇到各式各樣的人,也可以以此歸類的,但是我們不見得看得清楚。在小說裏麵把人做事的心理和動機說明,在實際人生裏我們隻知道一個人的一方麵,所以不易評論其價值了。譬如在大觀園裏,除寶玉以外,別人未必見得讚成黛玉也。我覺得他講得很好。我自己分析自己,似乎不屬於現實派。在現實的世界裏總是現實主義者得勝,理想者失敗的。我對於功名利祿之念不厚,總還有點理想。不過在年輕時候,理想更多,後來漸漸隨波逐流。但還不至於汩沒性靈。你也不很現實,從前也有許多理想,不知現在如何?你從前愛好文藝,想試試寫點小說,但後來也就放下。剛到清華園的時候,你好笑她們老談小孩和老媽子,結果終於自己也要走到這路上來。所以結婚可以撲滅理想,對於男女均是一樣。丈夫要求妻子理家,妻子要求丈夫出外掙錢。彼此所鼓勵的是現實。如何能夠保存理想於現實生活之中,這是重要的《結婚之愛》一書中的一章。現在我們彼此都為生活所苦,在通信裏麵多多鼓勵安慰是要緊的。……這裏已過清明節,天氣很暖,路上刮風沙,像北平一樣。物價更漲,私米價到五千餘元,我們的米貼從上月起照私米算。所以上月我領到七千多元薪津。一人用足夠,而且多些。物價指數,這裏快要到五百倍。你不要憂慮,我因為一人在此,所以不兼事。像聞先生等他們兼事情,想辦法,一家八口居然也過去,而且飯食也不錯。我所以不使你來此,路上辛苦,是最大原因。現在再看些時,將來再說。……

我現在盼望你身體好,在家安心。在經濟方麵,我有餘即寄。倘見母親,告訴她老人家江瀾已到滇西一中學教課,另外在幫忙人家一個酒精廠。江澄已到湖南邵陽(造紙廠)。都很好。可勿念。此祝健康!

江清 四月十六日

嶽父大人前叱名請安

第六函

之四(一九四四年四月二十三日)

璿:現在有兩個月沒有接你信了,真奇怪,難道都遺失了嗎,還是因為你病了沒有寫,中斷了好些時?上回你說有些信遺失,倒並沒有,不過有時遲發的信反而早到。至於我的信確有遺失,例如寫給樊樊的大字和聞先生刻印的樣本等等你始終沒有接到。我的脾氣一寫信便長,大概檢查信件的先生們看見長信便頭痛,於是乎丟掉也有之,但我想也不會如此的。這且不管。現在郵費貴,既然寫信,也非得長一點不可。上星期發一信,信封上標“洛陽轉”,使其走北道較捷。此信擬不標明,但仍貼航空,隨便走北道走南道,試試看哪一封走得快。

我們結婚的紀念日到了。你記得不記得?有什麼感想沒有?樊樊已經八歲了!時光如流。我將來鬧成一個“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的局麵。人不免老了許多,今天出去新理了發,似乎覺得還年輕似的。因為你沒有信來,總不免愁悶。我對你很忠實,你懂不懂?從前你覺得清華的人思想有點洋化,洋化是好的,受過西洋文學熏陶的人,對於愛情和婚姻認真的,不亂來。我的思想似乎很矛盾,對於中國的古文化,甚為神往,對於西洋文化也很崇拜,就是對於現代中國過渡時代的不倫不類卻不很讚成。所以你有時候覺得我舊得可以,有時候又非常新。我實在是既中國,又西洋,都偏於理想主義。假如你不能欣賞,實在很可惜,因為無論抱中國古典主義或者西洋古典主義,對於你都有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