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至東聯,見謝海燕(上海美術專科學校代理校長)、倪貽德(該校教授)、邢士鐸(英士大學訓導長)等。謝、倪自滬早來,與邢等皆由金華退至此。謝正在計劃在此為東聯造新校舍。東聯今年必留此,將來或遷回江山,則以此校舍贈暨大。籌備處之名義待教部複電來始取消,改為正式成立。教授來此者則先擬發草約,不定薪級。而繼續招生日期及校址與開學日期,均待教部複電再定。現諸事尚懸擱。有職員多人在辦公,大概接受報名及登記也。已有學生二百餘人,包括自滬撤退之專科以上肄業生及至此首次招生所錄取者。分住兩個學生宿舍,在附近。
《前線日報》社亦在龍遊街。
出東聯赴暨大,遇戚叔含,知彼曾至旅館訪餘未值。校長托其致意,欲予留東聯或暨大。予告以不得不返西聯之情形,戚亦喟然。見許傑(暨大閩分校國文教授)。見褚小慧,同鄉褚鏡心之女,原在上海總校一年級,在餘基本國文班上,今年三月離滬入閩,走蕭山,僅用六百元旅費,同一同鄉朱女士為伴,得一商人為領路。但彼雲在彼等前後各一批,皆遇劫,此則有幸有不幸矣。褚君談及楊達聰在藍田病,醫生謂宜至海邊休養,湘省無海,故至一水邊小村養病。但四月以後,迄無消息雲。
九月二十四日 星期四
是日為舊曆中秋節。當在隆阜徽州女中過七月十五時,謂餘等宜可在建陽賞中秋,今果如願。上午出西門外散步,未至考亭書院而歸。進城,至縣立圖書館參觀。讀《東南日報》,見有署名“季思”所作新樂府一章,刺難童收養院事,甚佳,必餘友王季思作也。王在《東南日報》上發表文字,必在南平,擬到南平後訪之。
下午遊街市。建陽有熱鬧之街,人極擁擠,兩邊皆食物攤,自下午四五時後方盛,亦因防空疏散也。食物有湯團、油條、煎餅之類。月餅極貴,佳者須十一元一斤,比河口、鉛山貴三分之一。餘等購月餅二十元。五時半,集福聚樓,為賞節之舉。屯溪五友,朱君病不能赴,加入一吳崇毅,仍為五人。江君亦感冒發熱,力疾而來。飲酒少許,菜五,共費百元。福聚樓是本地館,營業不佳,餘等每日在此吃客飯,故特別巴結,菜尚豐富,唯口味道地本土,加香料太重,殊不覺可口。飯後至南門外大橋賞月,江君覺寒,遂返閩浙。吃茶點月餅。江君欲去交通旅社早睡,餘與詹君又出至大橋看月。時已近十一時,橋頭人已散。山光水色,一片空濛,將建陽許多肮髒氣完全濾去矣。是夜詹君留宿於閩浙。
九月二十五日 星期五 晴
至東南聯大籌備處,領到自滬至建陽川旅費一千元,除去馮有真處借款三百元及羅立斌撥來維持生活費百元,共四百元,實領到六百元。昆明彙建陽款迄今未來,賴暨校欠薪及此旅費,否則餘將在此耽擱,不能前進矣。此則何柏丞先生待人厚道處。餘見何校長,告以不能留此之苦衷,且答應為東聯盡力,在人才及圖書方麵,一路為之留意。
下午五時半,何校長邀飯,在城坊合作社。主客為餘及於、詹、朱四人。朱君病,詹君昨晚亦因多吃月餅而感不適,皆未赴。餘與於君往。同席者有周憲文(暨大商院院長)、孫懷仁(暨大教務長)、戚叔含(暨大代文學院院長)、王之瑜(暨大理學院院長)等,共為九人。何先生甚殷勤,屢致為予作餞意,殊不敢當也。
席間餘及於君談自滬至屯,自屯至建陽種種困難情形,殊不寂寞。席甚豐,清燉鴨及八寶飯尤為可口。此席殆費三百元以上。於君謂一路辛苦至此,亦分所應得耳。餘則以到此又行,頗為愧恧。
返至交通視江君病。
(摘自《清華園日記 西行日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