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三三年 九月五日 星期二
晨得張君複書雲不能赴杭,邀我赴湖一遊。
上午搭滬杭車赴杭州,到杭已下午二時,即住西湖飯店。樓臨湖,風景甚佳。雇車赴俞樓,萬一平伯在杭。至,則平伯固未嚐南來也。至西泠印社小憩,訪浙江省立圖書館諸友,亦均不在。返,至長途電話局打電話與張瓊霞君,告以明日上午決定到湖州。晚間無聊,至國貨陳列所,購物,過小書鋪購得唐詩注一種,《遊戲世界》十二本,歸倚枕讀之。
九月六日 星期三
上午八時許雇車到武林門外,搭杭長長途汽車(杭州到長興),經過莫幹山等站,到湖州恰午時。張君來接。我與張君僅一麵之緣。她在燕京時,畢業同學臨別紀念會,有人邀我去看熱鬧,因同坐在一處,但未正式介紹也。紹虞再三為言,而彼因將考清華研究院,來信多問詢,遂與通函。
同飯於同豐樓。湖州多魚蝦,價廉物美。同至張君所教之校,湖郡女子中學。見校長楊女士,吳江人,甚直爽。觀幼稚園,許多小孩在睡午覺,教員手拍之。與瓊霞同出步行至陳英士墓。墓新修,臨碧浪湖,高據半山。登眺,山色湖光,頗饒勝景。並坐石階,張君瑣瑣談校事,餘則閑眺。道場山高而色紫,上有塔,如南京之紫金山。時已下午四時,拾級而下,至桃源。桃源者臨湖一別築,非如西湖邊別墅之精麗,完全田野景色,茅亭石幾,桃李數株楊柳一行而已。憑石幾而坐,村婦來獻茶,並賣新菱。予以銅元二十枚,得數十菱,鮮美有味。時已傍晚,漁舟逐一群小鴨歸泊楊柳樹下。湖心有塔,張君雲名報應塔。無數白鳧,泛泛而飛。此間較之西湖,純粹自然幽靜之美,不染俗塵矣。
歸宿大吳旅社,張君談至八時始去。
九月七日 星期四
至校訪張君而教課不得暇。下午遂雇車至長途汽車站,下午二時之車適開,而下一次車尚須待五十分。乃複至碧浪湖邊徘徊久之。汽車行三小時,至杭州已晚,不及返鬆,仍宿西湖飯店。晚飯後,至省立一中訪石璞(蘊如)君,見到,談十分鍾而出,告以明日即返鬆。石君堅留。
九月八日 星期五
午時蘊如來。同出至湖邊樓外樓飯。坐長途汽車至靈隱寺,冷泉亭下小憩,談西洋文學等。石君翻譯希臘悲劇三種,無處找出版書店。歸又至湖邊公園略坐。石君別去。晚搭夜車返鬆。對坐者為一商務印書館中人,作函托其乘便帶交李伯嘉先生轉馮芝生先生,蓋不知其已否南來也。
到家已十點鍾。濤弟於先一日已赴滬,錦章姊尚未去,瀾弟已開學。
九月九日 星期六
上午沈聯璧來,約一敘,辭之。同至省中,電話與孫宗堃兄道別。返家整理衣物,作書與孫瑞珩、畢樹棠、陸維釗、徐聲越、張瓊霞、石蘊如。寄張君函附詩三首:“碧浪湖邊菱角香,共君小坐愛斜陽。秋風真有蓴鱸思,如此湖山可住鄉。”“遙看塔影俯中流,芳草萋萋別有洲。無數白鷗飛上下,似人欲去又還留。”“一群野鴨逐船行,楊柳渡頭潑潑聲。萬物靜觀皆自得,轉憐飄泊是人生。”
(摘自《清華園日記 西行日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