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秋之禪(3)(2 / 3)

李彤說到這裏,突然哽咽起來。秋子知道李彤心中某一根花莖被觸動了,自從花夫人逝世之後,李彤一下子變得多愁善感起來。山川幻變,日月遷移,都能引起他的滿腔情思。如今看到爛漫春光,花開花落,他竟也悲傷不已。真是越發不可收拾了。秋子也不由傷感起來,抬眼望庭院假山中的那株桃花,那桃花仿佛突然間神情黯淡下來,一起融入黃昏的暗淡中了。這時候李彤早已淚如雨下,咽哽著說道:“我知道這世上之事,一是像花,二是像火。花開花落花入土,正是人生無常之象征;而人的靈魂則像火,火燃燒起來雖然旺盛,但如果是火,終有熄滅的一天。”說罷,長歎一聲,吟道:

院中無天日,春來總不覺。

我意花正開,豈料花已落。

到了四月裏,李彤的身體更見衰落了。吳夫人想了個主意,要在離金陵五十裏處的法雨寺為李彤祈禱,舉辦藥師佛供養。李彤此時已沒有精力幹涉夫人們的行動了,因此也懶得過問,隻要求她們不可過分鋪張,一切行為謹慎小心為上。這時候院落裏的花早已凋零了,不待夫人們安排,李彤執意也要去法雨寺。眾夫人見李彤這幾日神誌爽清了不少,也不敢阻擋。於是一切都在隆重莊嚴的氛圍中進行:禮儀很體麵,佛像、經盒以及包經卷的竹簧都極精美。眾人走進三世佛大殿堂,中間是釋迦牟尼佛,左邊是藥師琉璃光佛,左手持缽,表示甘露,右手執藥丸;右邊則是阿彌陀佛。眾僧人誦經也極虔誠,所誦之《藥師經》、《觀無量壽佛經》,規模甚大,氣象莊嚴。在誦經過程中,李彤要求增補《圓覺經》,但眾夫人覺得不妥,就改成了《因果識見頌》,李彤也隻得作罷。梵音如雨一樣傾盆,眾人於這當中,也得到不少慰藉。從法雨寺回來,下山之後,一路都是美麗春景,煥發著無所不在的生機。李彤神情大悅,竟牽了一匹馬兀自騎將起來。滿目綠色的原野上,車馬之聲絡繹不絕。

行至一岔路口,但見此路一直延伸到雲霧深處,抬眼望,但見遠處彩霞一片,雲蒸霞蔚,李彤便叫眾夫人及大隊人馬繼續前行,自己獨自帶著秋子及兩位侍從踏入小道。眾夫人覺得不妥,但見李彤橫眉冷對的神情,隻好由著他去,吩咐秋子悉心照料。

李彤騎馬在樹林中行走了一程,但見峰回路轉,眼前突然開闊。綠草如茵的草地那邊,是一大批如火似的桃花,燦若晚霞。李彤從沒有看過如此連綿的桃花。想自己適才在路邊見到的一片雲蒸霞蔚,原以為是晚霞,卻沒想到是如此大片桃花。便興奮起來,信馬由韁在桃樹下行走,這裏摸摸,那裏嗅嗅。李彤、秋子四人打扮與農夫樵夫迥異,遠遠看去,好似神祇天仙一般,姿態十分優美。李彤玩賞了一番,內心十分感動,不禁又想:我以前為什麼沒有發現如此勝景呢?想到人生苦短,又錯失了許多美好的東西,頗感後悔。

隨意走了一陣,便瞥見一座小小的宅邸,庭中樹木錯落有致,頗有雅趣。但聞裏麵傳出音色美好的古琴聲,彈得幽豔動人。李彤聽賞了一會,便從坐騎上下來,信步走向門邊,透過竹籬笆向內窺望,那神態竟如一憨癡兒童。庭院內有一種不知名的幽香順風飄來,李彤不由神清氣爽。秋子也感受到一種自然的樂觀,雖然岑寂,但卻高遠,不禁心動。

不用說那宅子正是莊楚門的住所了。李彤與莊楚門認識了之後,彼此之間異常投緣。尤其是莊楚門見了秋子之後,心下大驚,然而又有萬般感動:這分明是自己夢中所見女子!眉眼姿勢,仿佛前輩子就熟悉似的,心中尤其感動。莊楚門想:原以為自己所夢之人此生是不可能見到的,沒想到這麼快就來到眼前。所以莊楚門一邊跟李彤說著話,一邊心存旁騖,眼角不時瞥著秋子。秋子覺得此位白衣相公迂腐愣癡,不由內心裏越發好笑起來。

李彤早成了無情之人,於這男女之事,明顯地笨拙了。寒暄落座之後,李彤細心地打量起莊楚門的居處。但見此山莊的右邊是一片水麵,山莊臨水築著回廊,有石階導向水麵,極其幽雅。室內光景也和別處不同,雖是木頭建築,簡陋樸素,但陳設布置卻別有風味。庭院裏更有奇花異草,相得益彰,沒有絲毫工巧的成分,顯得整潔而幹淨。幾種音色優美無比的古樂器,隨意不拘地陳列著。剛才莊楚門彈奏的,分明是那把沉穩古樸的古琴了,琴音竟那樣凝重、艱澀,然而又有異乎尋常之感。

李彤說道:“從你的琴聲中可以聽出,先生似有清潔高遠之誌,然而卻懷才不遇,故而顯得淒涼、艱澀。可有此意嗎?”莊楚門微微一笑,答道:“我等鄉野之人,久住疏懶,於樂器已經生疏。隻是胡亂彈奏,怎可牽強附會?”心想此人氣質不凡,神清氣朗,胸中正大光明,但眉眼間卻有說不清的哀怨,一時也猜不出個所以然來。隻是見了秋子在其人身邊,儀態萬方,但很明顯與此人關係疏遠。莊楚門不禁道:“天色已晚,不若相公等就在我處棲息,家中並無別人,隻有老母在堂,終日念佛,不問世事。相公若不介意,就在此擺開一兩碟小菜,飲酒賞月如何?”李彤沒有反對,便低語一侍從回金陵告知。晚餐之後,月亮升起來了,李彤便坐在古琴邊上,信手撫弄。才入了個調子,又覺得道心淺薄,便住手不彈了,說道:“此種月色朦朧的春夜,彈起琴來聲音一點也不清朗,不彈也罷。”莊楚門一笑,說道:“琴、詩、酒,合稱三友,喝酒,如何能沒有琴呢?”李彤想了一想,便對旁邊的秋子說:“我想起你的琴彈得極好,就乘這良夜清風,飽飽我等耳福如何?平日我一直恍然,卻不記得你的琴聲是怎樣了。”秋子道:“我的琴比起花夫人,那真是一天一地了,我隻是怕不中二位雅意。”李彤的神色立即黯淡下去。秋子這才後悔提到花夫人,惹了李彤的傷心,不由有點悔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