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足球是一種享受。
作為一個準球迷,我看足球賽從第12屆世界杯開始到14屆,隻要中央台轉播,我幾乎場場不拉都想方設要看。記得在12屆世界杯賽時,家裏還沒有買電視,為了看電視轉播,事先和鄰居老王(他也是個球迷)約好,晚上睡覺前給鬧鍾上了鈴,淩晨四點起來看現場直播。到13屆時,我已經買了電視,比賽區是在深夜,獨自坐在沙發上,泡一杯濃茶沒有人打擾,盡情享受著球賽瞬息萬變的戰況。那可真是一種真正的刺激和樂趣。但有一點不盡人意之處,即我從未在現場看過高水平的國際性球賽。
國內的球迷能真正坐在足球場上看高水平球賽的機會不多,我看足球比賽區也僅有過兩回。一次是在1978年,當時我對足球並沒有如今這樣的癮頭。有非洲某國家的一支球隊來到我們這座城市訪問,期間在杏花嶺體育場安排了一場友誼賽。當時還不講經濟效益,門票是上麵分配下發的,我所在的單位正好領回一些招待票沒人去,我就要了一張。那次比賽的水平不高,雖然場裏觀眾不少,比賽卻不怎麼精彩,客隊雖自稱是國家隊,可對手卻是我們省裏的省隊。在我印象裏,我們省的足球在全國排不上號,僅屬於乙級水平。而就在那場比賽中,客隊居然被省隊連著灌了四五個球。看著全場歡騰喝彩,我心晨很替來訪的客隊感到尷尬。那時我們的國家任何對外(包括國內)比賽,在賽場總要懸一條人人都熟悉的標語:友誼第一,比賽第二。這觀念幾乎影響了一代人。我想我們國家足球隊前些年屢戰屢敗頑症大概就來源於此,比賽總是要分出個勝負的,你太過的客套也許對方並不領情,況且,逢到真正的比賽,對方什麼招數都使,並不會記著你曾經表現出的友情。
第二次看球賽是在前年夏天,當時也是有朋友給了一張招待票,說是二十塊一張,廢了有些可惜,就硬著頭皮去了一次。那次看球賽的感覺比十幾年前好一些,至少偌大的省體育場有著漂亮的草皮,看上去綠茵茵的,比當年杏花嶺那一毛不生的土地要好得多。那場比賽是國內兩支甲級隊。全場共進了一個球,可偏偏就在進球的一瞬間,我不知什麼原因回看了一下後麵,猛聽得一陣歡呼,才知是進球了,忙回頭看時,球已經進了,而且也沒有在家看電視轉播時的回放。想想真令人沮喪,回來跟人說起,還是懊惱得不行。等了快兩個鍾頭,看球看什麼,不就是等著看那精彩的射門嗎?可偏偏就給錯過了。
說實話,中國的足球其實真沒什麼看頭,這是不少人共同的看法。其主要原因是,看國家隊跟人家比賽太傷神。你看他們踢球總是希望贏下比賽,可偏偏每到關鍵時候就掉練子。且不說12屆亞洲區預選賽對新西蘭那場附加賽輸得窩囊,13屆時對香港打得也夠敗興的,以前國家隊有個容誌行踢得還行,可一提現在的國腳,說誰也提不起勁來。
話說回來,足球作為世界體育第一運動,不管中國球迷還是外國球迷,真正的享受,是當一場球賽區過後,你能盡情享受足球的藝術魅力的同時,還能從中獲得一種愉悅和快感。
原載於1994年6月25日《太原晚報》副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