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 下棋的妙趣(1 / 1)

我的餘愛好除了讀書,便是下棋了。有個相聲段子叫“看下棋”,說看下棋藝的比下棋的還急還累,其實,這不盡然。

下圍棋有另一稱謂曰:手談。是說弈者下棋時,雙方是不許講話的,這是圍棋的禮節。棋手下棋腦子裏在思前瞻後,運籌計謀,一局棋終了,勝者意味深長地一笑,直起身子,搖搖扇子,享受勝利的喜悅,而敗者則一臉茫然,承受的是奧惱和沮喪,當然也有耿耿於懷的,嘴巴裏嘟嘟囔囔表示不服。這些個情趣,是局外人所體會不到的。

在我的書櫥裏陳有幾本關於如何下圍棋的書,它們與厚厚的曆史名著放在一起,象征了文化與棋理對於閱讀和做人做事有著非凡的啟迪意義。有時心閑入定時,偶而也會翻翻棋書,認真看看先輩留下的棋譜,竟也是一種調劑和補償。當然,看棋書同去和朋友下棋是兩碼事,名人對局的佳作,看看門道,也是欣賞,懂與不懂沒有關係,而自己去下棋就是實戰,有著勝負的刺激,自然更具吸引力。

每逢閑暇,書又讀不進去,便會滋生出下盤棋來解悶的欲望。於是,或是騎車出去上門求弈,或恰與棋友不期而遇,那種不言而喻的心態,實在無法形容。擺好棋盤,沏杯清茶,雙方端坐於此,表麵上佯裝出輕鬆之狀,骨子裏卻暗伏殺機。任何的客套、寒暄一概全免,一場廝殺在即,那其中的樂趣,即便美酒佳肴也未必能比。

然而,圍棋之味道妙就妙在變化莫測,吉凶難料。一次,我與許君下至中盤,已將他的一條大龍圍住,隻差兩氣便可全殲。勝利在握,便會輕敵麻痹,稍不留神,在收官時自緊一氣,居然眼睜睜看著那條大龍逃之夭夭。立時氣得我金星四射,而許君則高興得搖頭晃腦哼起戲文,那勁氣恨不得撲上去把他掐死才解氣!

還有一次,和一位棋友下棋。自認為棋力比他高出不少,不料,又是大意失荊州,小河裏翻船。憋了一肚子火回家,吃過晚飯,仍是氣難平,便又重新殺上門去,硬上連勝三局,才肯罷休。

一般的下棋者,對下棋的認識還是不夠深。高人的棋局,看上去都叫人信服。況且,下棋不僅能使人變得斯文,更能顯示人的秉性。古今中外眾多高手下棋頗講求棋道,人家下棋時氣度超凡,胸襟宏博,很看重棋理人品,這些道理光知曉是不夠的。要知道高手也輸棋,但人家輸棋不輸人。可惜,許多如我輩初學棋者,自恃有點手段,跟人下棋往往隻圖一時痛快,隻顧殺棋吃子,有違棋理了卻渾然不覺,將棋的許多韻味也淡化了。

因此先人講,下棋要“悟”。唯有悟了,棋才能長,而做人呢,不也同樣如此麼?

原載於1990年1月22日《太原晚報》副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