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別樣的戰場風雲(4)(2 / 2)

此後,已經名滿華夏的趙老太馬不停蹄地南下廣州、香港、南洋各地去做抗日宣傳,並且為抗日軍隊募捐。這位傳奇人物每到一處,都會引起當地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陳嘉庚、宋慶齡、何香凝等社會名流,都慕名接見了趙老太。有了這些社會名流的支持,抗戰宣傳在各地取得了空前的成功,也為中國的抗戰募集到了大批資金。

1939年1月,受蔣介石的邀請,趙老太來到了陪都重慶。根據當時新聞媒體描述,重慶萬人空巷,很多重慶民眾都自發走上街頭歡迎趙老太,為的就是一睹“雙槍老太婆”的風采。蔣介石親自接見了趙老太,在會見時蔣介石親切地稱呼她為“遊擊之母”。傳說蔣介石還與趙老太結拜為兄妹,當然這是坊間傳聞,無從考證。馮玉祥也與趙老太成為摯友,曾稱讚她是“女中豪傑”、“句句英雄話,愧死男兒漢”。宋美齡亦在重慶媒體上發表文章,盛讚趙老太為“全國婦女之楷模”。著名劇作家吳祖光以趙家舉義抗日為題材寫成了《鳳凰城》,轟動大後方。陶行知和謝冰心合著《趙老太太》一書,並寫詩讚道:“東洋出妖怪,中國出老太。老太捉妖怪,妖怪都嚇壞!說起趙老太,誰個不崇拜?要想中國好,學學趙老太!”著名作家茅盾感慨趙老太“是新中國賢母的典型,亦是新中國新女性的良師,耽於享樂的後生對之應當愧死”。

趙老太在全國的盛名一時無二。

但趙老太拒絕了政府物質上的饋贈,甚至拒絕了給她兒子趙侗出國留學的機會。國難當頭,她認為她和兒子應該義無反顧,毫不猶豫地回到抗戰的隊伍當中。

不久,趙侗在河北新富、靈壽兩縣交界處與日軍的一次遭遇戰中壯烈殉國,一起犧牲的還有他年僅20歲的妹妹趙理智。麵對喪子之痛,趙老太化悲痛為力量,繼續奔波於川北各縣宣傳抗日。

1943年3月,趙老太申請批準挑選智勇雙全、熟悉遊擊戰術的得力幹部,深入武漢一帶的敵人心髒,展開遊擊作戰。趙老太再次將自己的子女送上戰場。

抗戰結束後,趙老太主動辭去軍政兩部和婦女指導委員會等職務,解甲歸田,隱居在北平城。

趙洪文國雖是女子柔弱之軀,卻剛強地抵抗日軍對中國的侵略,趙氏家族在她的帶領下,抗敵13年,為國捐軀達到30餘人。她毀家紓難,手持雙槍抗擊日軍,並無私地把所有子女送上抗日戰場,這正是那時候中國千千萬萬母親的一個縮影,也是當時四萬萬中國人民抗戰決心的真實寫照。

“黑幫”抗日檔案

杜月笙聞訊悲痛不已,對自己的屬下說,他不是心痛自己出的這些錢,而是心痛這麼多熱血青年捐軀沙場。在戰死的人中還有不少都是他的門徒。這次戰鬥可以稱得上是上海黑幫為抗戰流的“第一滴血”。

自西方列強用大炮打開中國國門的那天起,上海這個原本在滿清政府版圖中不起眼的城市,幾乎是隨著清王朝的衰落而繁榮興盛起來。到抗戰爆發前夕,上海地麵上租界林立,已經成了揚名遠東的國際大都市。在這裏,各國各執一詞,同一座城市中執行著不同國家的法律,法律不能不漏洞百出,因此,上海一時間也成了黑幫的天堂。抗戰爆發後,也是由於租界的存在,上海的黑幫仍然有生存的空間。但就是這股看似不起眼的力量,在後來的諜報戰場上卻發揮了巨大的作用。

當時,上海黑幫中最有勢力的有三個人:黃金榮、杜月笙、張嘯林。張嘯林在抗戰爆發後就投靠了日本人,出任了維持會會長。1940年被國軍軍統特務刺殺。黃金榮一直留在上海,日本人多次請他出任上海市政府要職,想利用他的影響力和他門下的弟子維持上海治安、搜捕抗日誌士,而黃金榮都想方設法拒絕了。黃金榮的想法是:“我不得罪日本人,但是也絕不當漢奸”。雖然黃金榮是個黑幫頭子,但在這一點上還是有清醒認識的。正是因為張嘯林的投敵、黃金榮的中立,使得抗戰時期幾乎所有上海的黑幫都掌握在杜月笙之手。雖然杜月笙在上海淪陷後避居香港,但他仍然利用幫會的關係,遙控指揮,為抗戰做出了一定的貢獻。

早在1932年一·二八事變之時,數千日本士兵化裝潛入上海法租界,攻擊中方陣地,對第十九路軍構成極大的威脅,中國外交當局一再向英美公使提出強烈抗議。

2月22、23兩日,國軍對於日軍以租界為庇護所忍無可忍,便開炮攻擊逃入租界的日軍,英美德等領事館照會中方提出抗議。

有消息稱數千日軍將趁夜登岸,潛往法租界內日僑開設的商店及住宅,企圖從法租界衝入滬西,抄襲江灣、廟行,進犯中國軍隊右翼。杜月笙馬上通知吳鐵城和蔡廷鍇加強江灣、廟行後側防務,吳鐵城則十萬火急呈報外交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