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三節 高脂血症(1 / 2)

高脂血症(hyperlipidemia)是指人體血液中總膽固醇(TC)、甘油三酯(TG)及低密度脂蛋白異常增高所引起的一係列臨床綜合征。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高脂血症在我國已不少見。據調查,成人中血總膽固醇或甘油三酯升高者約占10%至20%,甚至兒童中也有近10%血脂升高,而且高脂血症的發生率還有逐漸上升的趨勢。因患者往往同時還有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的降低,所以“高脂血症”改稱“血脂異常”更為合適。由於其危害大,醫學上已將其列為心腦血管疾病的最危險因素之一,如何預防和治療高脂血症成為目前人們較為關注的問題。

一、分類

1.血脂蛋白的種類

血脂蛋白包括:乳糜微粒(CM)、極低密度脂蛋白(VLDL)、低密度脂蛋白(LDL)、中間密度脂蛋白(IDL)與高密度脂蛋白(HDL)等。其中HDL可保護心髒,降低心髒病的發生率,故又稱為“好膽固醇”;而LDL因與心髒病的發生息息相關,故又稱為“壞膽固醇”。

2.高脂血症的類型

世界衛生組織(WHO)根據血中不同種類的血脂異常,臨床上把高脂血症分為六種類型。

Ⅰ型:是由於CM過高造成的甘油三酯過高症。

Ⅱa型:是由於LDL過高造成的血膽固醇過高症。

Ⅱb型:除了LDL過高造成血膽固醇過高外,還伴有輕度到中度的VLDL過高造成的甘油三酯過高症。

Ⅲ型:是由於CM殘餘物與IDL累積造成的膽固醇及甘油三酯過高症。

Ⅳ型:是由於VLDL升高造成的甘油三酯過高症,也常伴有輕度到中度的膽固醇過高現象,唯其LDL正常。

Ⅴ型:是由於CM與VLDL過高造成的甘油三酯過高症。

3.高脂血症的分類簡化

按照中華醫學會心血管病分會血脂異常防治建議,將高脂血症的分類簡化為以下幾類。

(1)單純性高膽固醇血症 血清TC含量增高。

(2)單純性高甘油三酯血症 血清TG含量增高。

(3)混合型高脂血症 血清TC和TG含量均增高。

(4)低高密度脂蛋白血症 HDL-C含量降低。

二、病因和發病機製

根據病因,高脂血症通常分為原發性和繼發性兩種。原發性高脂血症無全身係統性疾病等誘因,多與遺傳有關;繼發性高脂血症是由於全身係統性疾病所引起的血脂異常。可引起血脂升高的係統性疾病有:糖尿病、腎病綜合征、腎功能衰竭、胰腺炎、肥胖症、痛風、酒精中毒等。另外還與下列因素有關。

1.食物攝取

如高膽固醇飲食、高飽和脂肪酸飲食、高糖飲食以及飲酒等。

2.生活習慣

如吸煙、缺乏運動、肥胖等。

3.年齡、性別因素

有資料顯示,年齡本身可使血清膽固醇增加。在45~50歲前,女性的血清膽固醇含量低於男性,隨後會高於男性,可能是由於體內雌激素減少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