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離別
晴煙漠漠柳耗毛,
不那離情酒半酣。
更把玉鞭雲外指,
斷腸春色在江南。
譯晴煙漠漠,楊柳毿毿,日麗風和,一派明媚的春光,在柳陰之下置酒送行,酒到半酣,才深切地體味到別情的無可奈何。臨別時,送行者用馬鞭向南方指點著,江南春色更濃,那麼此去江南,更要使遠行人斷腸了。
韓偃
(約公元842年一公元923年)唐末詩人。字致堯(一作致光),小字冬郎,京兆萬年(今陝西西安)人。他10歲作詩,受到姨父李商隱的賞識。其詩歌受李商隱影響甚深。早年受知於唐昭宗,寫宮苑遊宴詩較多。後值動亂,並被外貶,也寫過一些感時傷亂之作。
韓
碧闌杆外繡簾垂,猩色屏風畫折枝。八尺龍須方錦褥,已涼天氣未寒時。
①猩色:猩紅色。
②龍須:燈芯草。
譯門外是翠綠的欄杆,門外繡簾低垂,猩紅的屏風上描畫著花舟草木。大床上鋪著八尺的龍須草席,錦繡被褥,天氣已經涼了,但還未到寒冷的時候。
杜荀
鶴
早被嬋娟誤,欲妝臨鏡慵。
承恩不在貌,教妾若為容?
風暖鳥聲碎,日高花影重。
年年越溪女,相憶采芙蓉。
譯早年我被美麗的容貌所貽誤,落入宮中,我懶得對鏡梳妝打扮是因為沒有受到寵愛。承受皇帝的寵愛其實不在容貌,叫我如何修飾妝容?鳥兒啼聲繁碎,是因為有和暖的春風,太陽到了正午,花影才顯得濃重。年年想起越溪浣紗的女伴,回憶起一同自由自在地采芙蓉的情景。
杜荀鶴
(公元846年一公元904年)
唐代詩人。字彥之,號九華山人,池州石埭(今安徽石台)人。他的詩嘵暢清逸,語言通俗,反映唐末社會動亂及民生疾苦的頗多。
①嬋娟:形態美好。
②傭:懶。
③承恩:承受寵愛。
④教:使。
⑤越溪女:指西施在越溪浣紗時的女伴。
杜荀鶴
夫因兵亂守蓬茅,麻苧裙衫鬢發焦。桑柘廢來猶納稅,田園荒盡尚征苗。時挑野菜和根煮,旋政生柴帶葉燒。任是深山最深處,也應無計避征徭。
①蓬茅:指用蓬蒿、茅草蓋的屋子。
②鬢發焦:因吃不飽,身體缺乏營養而頭發變成枯黃色。
③柘:一種桑科樹木。葉子可
養蠶。
④生柴:剛從樹上砍下來的濕
柴。
譯丈夫在戰亂中死掉了,隻好一個人空守著破草房過日子,穿著粗糙的苧麻衣服,鬢發枯黃。桑樹、柘樹由於戰爭而荒廢了,可官府還要征收絲稅;田園荒蕪了,官府還要征收青苗稅。沒有吃的,就去挖野菜,連根帶葉一起煮了充饑。剛砍下來的濕柴帶著葉子一起燒。任憑你跑到深山更深的地方,也沒有辦法可以躲避賦稅、徭役。
富卜春怨
打起黃鶯兒,
莫教枝上啼。
啼時驚妾夢,
不得到遼西!
譯快趕走樹上的黃鶯,不要讓它在枝頭上啼叫。啼聲驚醒了我的好夢,讓我不能夢見那遙遠的遼西。
貧女
蓬門未識綺羅香,
擬托良媒亦自傷。
誰愛風流高格調?
共憐時事儉梳妝!
敢將十指誇針巧,
不把雙眉鬥畫長。
苦恨年年壓金線,
為他人作嫁衣裳!
譯出身貧苦人家的女兒從未見識漂亮的綾羅綢緞,也想托個好的媒人去說門親事,隻是因為貧窮而暗自悲傷。誰能欣賞我這高尚的風格和情調,世人喜愛的卻都是女子們豔麗華美的妝容。敢在人前誇我的十指靈巧,卻不塗脂畫眉,與人爭豔取勝鬥強。最恨年複一年拈針引線辛勤刺繡,卻隻是為別人做出嫁的衣裳。
金昌緒
(生卒年不詳)
臨安(今屬浙江省)人,生平事跡不詳。
①打起:打得飛起,也就是趕走的意思。
②遼西:遼河以西的地區。
秦韜玉
(生卒年不詳)
字中明,京兆(今陝西西安:人。詩以七律見長,構思奇巧,語言清麗,意境渾然,不少詩篇反映了晚唐時期的社會現實。
①蓬門:蓬茅編紮的門戶。這裏指出身貧寒。
②綺羅:一種高級的絲織品,這裏指富貴人家婦女的華麗衣裳。
③風流:風采。
④格調:風度、品格、情操。
⑤時事儉梳妝:當時婦女時興的一種妝扮。稱“時世妝又稱“儉妝“。雖然叫“儉妝“,實際上很花錢,隻有富貴人家的女子才學得起。
⑥苦恨:非常懊惱。
柳永
寒烊淒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
都門帳飲無緒,留戀處、蘭舟催發。
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
念去去、千裏煙波,暮靄沉沉楚天闊。
譯寒蟬的叫聲淒切而又急促,黃昏的時候,長亭外剛剛下過一場急雨。在都門設宴餞別,我卻根本無心喝酒。沒有情緒,無精打采,正在難舍難分之時,木蘭舟上響起鳴笛,催我快點兒出發。你我手拉著手,淚眼相對而視,因為悲傷竟然一句話也說不出來。此去千裏迢迢,眼前是煙波浩渺,傍晚的雲氣籠罩著運河下遊。
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此去經年,應是良辰好景虛設。便縱有千種風情,更與何人說?
柳永
(?一約公元1053年)
字耆卿,初名三變,排行第七,人稱柳七,崇安(今屬福建)人。在詞史上,他是大量創作慢詞的第一人。他突破了花間詞派的狹窄範圍,擴大了詞的表現能力,對後來的蘇軾、秦觀、周邦彥、辛棄疾、吳文英等都有很大影響。
①寒蝶:蝶的一種,比一般蝶小。也稱寒蜜、寒蜩。
②淒切:淒涼而又急促的聲響。
③帳飲:設帳餞行。帳,帳蓬。
④蘭舟:木蘭做的船。後代指華美的船。
⑤凝噎:形容因悲傷過度而說不出話。
⑥暮靄:傍晚的雲氣。
⑦楚天:這裏指運河下遊,江淮一帶。
⑧清秋節:清秋時節。
⑨經年:一年又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