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二句,通過描寫啼鳥落花,抒發他對綠珠的深切同情和悲悼。詩中寫景、造句、想像,技巧都很高超,結句更值得再三吟味。詩人把特定地點(金穀園)落花飄然下墜的形象,與曾在此處發生過的綠珠墜樓而死聯想到一起,寄寓了無限情思。
【注釋】
①香塵:芳香的塵土。據晉代王嘉《拾遺記》載:“石季倫(石崇字)屑(弄碎)沉水之香如塵末,布象床上,使所受者踐之,無跡者賜以真珠。”②墜樓人:指石崇的愛妾綠珠。據《晉書·石崇傳》裁:“崇有妓曰綠珠,美而豔,善吹笛,孫秀使人求之,崇勃然曰:‘綠珠吾所愛,不可得也。’秀怒,矯詔收崇。崇正宴於樓上,介士到門,崇謂綠珠曰:‘我今為爾得罪。’綠珠泣曰:‘當效死於官前。’因自投於樓下而死。”
夜雨寄北
李商隱
【原文】
君問歸期未有期①,巴山夜雨漲秋池②。何當共剪西窗燭③,卻話巴山夜雨時。
【解析】
《萬首唐人絕句》題作《夜雨寄內》,“內”就是“內人”,即妻子。從詩的內容看,按“寄內”理解更確切一些,而“寄北”,則指北方的朋友。“巴山夜雨”一語,正表現了當地的自然特色,可見詩人取景並非隨意下筆。既是實景,也含深情——當此淒寂雨夜,我也正深深地懷念著你。由此才引出下麵二句:何時能在一起,傾訴今宵對你的思念呢!詩的語言樸素流暢,特別是二、四句中“巴山夜雨”一語的重複,讀來富有民歌風味。在結構上,情致曲折,宛轉有味,故而深受人們喜愛。
【注釋】
①君:指在長安的友人。②巴山:又叫巴嶺,也稱大巴山。此泛指川東。③何當:何時。卻:還,再。話:談論。
寄令狐郎中
李商隱
【原文】
嵩雲秦樹久離居,雙鯉迢迢一紙書①。休問梁園舊賓客②,茂陵秋雨病相如③。
【解析】
這是會昌五年(845年)秋天,作者閑居洛陽時回寄給在長安的舊友令狐的一首詩。令狐當時任右司郎中,所以題稱“寄令狐郎中”。
首句說“嵩雲秦樹”,即指一在河南,一在陝西,頗具詩歌語言所特有的意象美。讀者不由得在腦海中浮想出兩位朋友遙望雲樹,神馳天外的圖畫。次句說令狐從遠方寄書存問。“迢迢”、“一紙”,從對比映襯中顯出對方情意的深長和自己接讀來書時油然而生的親切感念之情。
【注釋】
①雙鯉:指書信,古代有魚雁傳書之說。漢樂府《飲馬長城窟行》:“客從遠方來,遺我雙鯉魚。呼童烹鯉魚,中有尺素書。”②梁園:西漢文帝第二子劉武所建的林苑,故址在今河南省商丘市。③茂陵:漢武帝的陵墓,在今陝西興平縣。
為有
李商隱
【原文】
為有雲屏無限嬌①,鳳城寒盡怕春宵②。無端嫁得金龜婿③,辜負香衾事早朝。
【解析】
詩中寫年輕貴婦不重富貴榮華而重閨中歡情,立意卓然,構思也妙,寫得含蓄深沉而又富於變幻。前兩句一起一承,一因一果,好像比較平直。但著一“怕”字,風波頓起,情趣橫生。
【注釋】
①雲屏:用雲母石製成的屏風,屬貴重陳設。②鳳城:丹鳳城,指京城長安。怕春宵:怕春夜太短。③無端:無奈。金龜婿:佩有金龜袋的夫婿。《新唐書·車服誌》:“天授三年,改佩魚皆為龜。其後三品以上龜袋飾以金。”
隋宮①
李商隱
【原文】
乘興南遊不戒嚴,九重誰省諫書函。春風舉國裁宮錦,半作障泥半作帆②。
【解析】
這首七絕揭露了隋煬帝楊廣荒淫害民的反動本質。楊廣當政十四年,絕大部分時間在佚遊享樂。詩舉三次南遊江都以概其餘。在選材上頗具匠心;抓住幾個典型事例,收到了借一斑以窺全豹的藝術效果。
【注釋】
①隋官:指隋煬帝在江都(今江蘇省揚州市)建造的行宮。②障泥:馬韉,墊在馬鞍下,垂於馬背兩側以擋泥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