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蟲是個美好的夢想,可是對於人來說卻不那麼容易實現。
畢竟人有意識有思想,活著就是為了某個或許一輩子也找不出來的“生命意義”。
九州大學裏,任何看上去驚世駭俗的行為都會被理解和認可,也許這就是天才與凡人的差別。
比如,不到二十歲的青蔥歲月裏,血氣方剛的年輕人們通常選擇吃喝玩樂、放縱享受,可是九州大學的宿舍、教學樓、圖書館和辦公室一到夜間就冷光通明——不是PARTY上炫目的燈火,不是大街上五顏六色的霓虹。發光原理與螢火蟲的冷光相似的照明係統,照亮了一群不甘平凡的人的不甘平凡的人生。
“屏幕,鍵盤。”秦蘇剛吐出這兩個單詞,銀灰色的桌麵上就冉冉升起了一個薄而扁平的晶麵,下方顯現出暗紅色的鍵盤投影。
“晉洋。”
黑色的晶麵屏幕一圈圈蕩漾開來,水紋波動到第三圈的時候,漆黑一片的晶麵就變成了晉洋蘋果綠色的界麵。
點擊“注冊作者”,秦蘇一口氣注冊了兩個筆名。
瑪格麗特·米歇爾。
斯托夫人。
不久,晉洋的論壇“清水”上,出現了兩派粉絲大打出手的盛況。各種言論甚囂塵上,指責南方薩姆特堡挑起戰爭,批評北方借著“解放黑奴”的名義給南方大地帶來了深重苦難;責罵南方將領李將軍是投降的懦夫,讚美李將軍是順應曆史潮流的智者;貶斥南方貴族的傲慢自大,閉關自守,頌揚南方人民的堅定不屈和對家園的熱愛……
“清水”這個原本就不平靜的論壇,眼下成為了雙方口誅筆伐的戰場。
瑪格麗特·米切爾的《飄》,和斯托夫人的《湯姆叔叔的小屋》。兩篇小說一個從南方莊園主的視角,一個從南方窮苦黑奴的角度出發,分別站在南方奴隸主和北方資本家的角度,圍繞奴隸製、內戰前後的美國、何為正義、何為美德等一係列問題展開了大討論。恰好兩部小說於同一時間發文以同樣的速度更新,有讀者甚至懷疑這是一個作者精神分裂而寫出的兩篇文章。
某種程度上,這位英明的讀者抓住了真相尾巴尖上的一根尾毛。
兩部小說都接近尾聲的時候,秦蘇又收到了網友“塵封”的長評。
我去過美國,深刻地感受到黑色人種與主流社會的隔絕,以及他們所受的、百年未變的歧視。“解放宣言”又如何?馬丁·路德·金的“我有一個夢想”又怎樣?身為中國人,我不禁為我們的國家感到些微的自豪,因為我們無法理解宗教的紛爭、人種的歧視。這樣的不理解,何嚐不是一種大理解,大寬容,大智慧?
放下十九世紀的紛爭不談,撇開所謂的正義邪惡不講,今天我評論的,隻是《飄》中一個個栩栩如生、躍然紙上的人物。
兩書的作者,從筆名上看都是女性,也隻有女性才能從宏大到雜亂的背景中理出細膩唯美的情感。
……
…………
………………
秦蘇沒看完“塵封”的書評,因為他被書評下麵蓋的一層層高樓驚呆了,仿佛比給一章章節寫的評都多……
擦擦汗,在完結—開坑—完結—再開坑的康莊大道上漸行漸遠。
屏幕右下角的海豹閃動起來。
編^輯阿南:蘇蘇,你又開馬甲坑人了。。。
秦蘇隔著屏幕和不知道多少的距離,確切地感受到編^輯嘴邊的一絲若有若無的苦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