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合花
史達祖
【原文】
柳鎖鶯魂,花翻蝶夢,自知愁染潘郎①。輕衫未攬,猶將淚點偷藏。念前事,怯流光,早春窺、酥雨池塘。向消凝裏,梅開半麵,情滿徐妝②。風絲一寸柔腸,曾在歌邊惹恨,燭底縈香。芳機瑞錦,如何未識鴛鴦。人扶醉,月依牆,是當初、誰敢疏狂?把閑言語,花房夜久,各自思量。
【解析】
起筆三句,描春景寫離愁。接著以“淚點偷藏”寫對伊人情深,又以“梅開半麵”喻指伊人的麵龐。過片三句承上啟下,繼寫對往年情事的回憶。結尾三句深情希望能拋棄閑言閑語,重歸舊好。
【注釋】
①潘郎:西晉著名文學家潘嶽。代指貌美有才青年男子。②徐妝;指南朝梁元帝徐妃,此處以擬尚未全開的梅花。史載徐妃曾以半麵妝見帝。
玉胡蝶
史達祖
【原文】
晚雨未摧宮樹,可憐閑葉,猶抱涼蟬。短景歸秋,吟思又接愁邊。漏初長、夢魂難禁,人漸老、風月俱寒。想幽歡土花庭甃①,蟲網闌幹。無端啼蛄②攪夜,恨隨團扇③,苦近秋蓮。一笛當樓,謝娘④懸淚立風前。故園晚、強留詩酒,新雁遠、不致寒暄。隔蒼煙、楚香羅袖,誰伴嬋娟。
【解析】
此詞寫女子悲秋懷人。上片悲秋。“晚雨”三句,以寒蟬自比悲涼身世。“短景”二句,言愁。“漏初長”二句,傷老。“想幽歡”三句,往跡幽歡,如今隻向空園憑吊。下片懷人。“無端”三句,連用樂府詩意,極言女子苦恨,為下文“謝娘”渲染。“一笛”二句,明點謝娘懸淚,由唐趙嘏《長安晚秋》“長笛一聲人倚樓”詩句化出,而形象鮮明,青勝於藍。“故園”二句,寫自己之苦衷。“隔蒼煙”三句,寫謝娘之孤獨。設身處地,體貼入微。
【注釋】
①甃(zhòu):井壁。②蛄:螻蛄,穴居土中的鳴蟲。③團扇:漢班婕妤失寵於成帝,自求去長信宮供養太後,作《怨詩》以自傷,托辭於紈扇。④謝娘:指歌女。
八歸
史達祖
【原文】
秋江帶雨,寒沙縈水,人瞰畫閣愁獨。煙蓑散響驚詩思,還被亂鷗飛去,秀句難續。冷眼盡歸圖畫上,認隔岸、微茫雲屋。想半屬、漁市樵村,欲暮競然竹①。須信風流未老,憑持尊酒,慰此淒涼心目。一鞭南陌,幾篙官渡,賴有歌眉舒綠②。隻匆匆殘照,早覺閑愁掛喬木。應難奈、故人天際,望徹淮山,相思無雁足。
【解析】
此詞點染出一幅黃昏秋色圖。詞的上片寫詞人正在麵對“秋江”構思詩句,突然被一群鷗鳥打斷了思路。有“嫣然搖動,冷香飛上詩句”般奇絕。“冷眼”四句,詩既未成,惟有遠眺隔岸江村,以消遣愁懷。詞的下片,換頭三句,飲酒消愁,一層寬慰。“一鞭”三句,聽歌消愁,二層寬慰。“隻匆匆”二句一轉,遠眺之間,愁懷又生。“應難奈”三句,深入一層,故人天際,相思難寄,此所以愁懷不盡也。
【注釋】
①然竹:即燃竹。柳宗元《漁翁》:“漁翁夜傍西岩宿,曉汲清湘燃楚竹。”②舒綠:展眉。古代以黛綠畫眉,故雲。
生查子元夕戲陳敬叟
劉克莊
【原文】
繁燈奪霽華①,戲鼓侵明發②。物色舊時同,情味中年別。淺畫鏡中眉,深拜樓中月。人散市聲③收,漸入愁時節。
【解析】
陳敬叟,字以莊,號月溪,建安(今福建建甌)人。劉克莊曾為其詩集作序。此詞上片寫元夕繁燈戲鼓,正與往昔相同;而人到中年,情味自別,雖曠達如陳敬叟者亦不可免。下片換頭懸想陳敬叟之妻在家畫眉拜月,盼夫早歸,而陳敬叟卻留滯臨安,當夜闌人靜之時,亦不免愁腸漸生。題中雲“戲”,當即指此。
【注釋】
①霽華:明月之光華。②明發:黎明。③市聲:市井諸聲。
賀新郎端午
劉克莊
【原文】
深院榴花吐,畫簾開、綀衣①紈扇,午風清暑。兒女紛紛誇結束②,新樣釵符艾虎③。早已有、遊人觀渡。老大逢場慵作戲,任陌頭、年少爭旗鼓,溪雨急,浪花舞。靈均④標致高如許,憶生平既紉蘭佩⑤,更懷椒醑⑥。誰信騷魂千載後,波底垂涎角黍⑦。又說是蛟饞龍怒。把似⑧而今醒到了,料當年,醉死差無苦、聊一笑,吊千古。
【解析】
這首詞的題目為“端午”,因端午節的風俗而自然聯想到屈原。詞的上片寫端午之日,少年們身穿節日盛裝,溪頭爭渡,而詞人卻因年華老大,疏懶於此,這是情懷的不同。詞的下片,說屈原平生紉蘭懷糈,標格自高。千載以下,民間卻隻知以角黍投給蛟龍。設使屈子今日覺醒,真不知作何感想。這是翻案文章,思致超妙而文筆詼諧,語言通俗。已開元曲先聲。
【注釋】
①綀衣:葛布衣。②結束:妝束,打扮。③艾虎:舊俗端午節用艾作虎,或剪彩為虎,粘艾葉,戴以辟邪。④靈均:屈原字。標致:文采,風度。⑤紉蘭佩:屈原《離騷》:“紉秋蘭以為佩。”⑥椒醑(xū):應為“椒糈”,用來祭神的食物。屈原《離騷》:“巫成將夕降兮,懷椒糈而要之。”⑦角黍:即粽子。屈原於五月五日沉江而死,楚人哀之,以竹筒貯米投水,裹以楝葉,纏以彩縷,使不為蛟龍所吞。見吳均《續齊諧記》。⑧把似:假如。
賀新郎九日
劉克莊
【原文】
湛湛①長空黑,更那堪、斜風細雨,亂愁如織。老眼平生空四海,賴有高樓百尺。看浩蕩、千崖秋色。白發書生神州淚,盡淒涼,不向牛山②滴。追往事,去無跡。少年自負淩雲筆③,到而今春華落盡,滿懷蕭瑟。常恨世人新意少,愛說南朝狂客④。把破帽年年拈出。若對黃花孤負⑤酒,怕黃花、也笑人岑寂。鴻北去,日西匿。
【解析】
這是一首重陽節登高抒懷的詞作。上片寫重陽節登高望遠所引起的感傷。開頭三句先以“湛湛長空黑”烘托出胸中塊壘。“老眼”四句說平生目空一切。“白發”四句寫登高樓後滿目淒涼,觸景傷懷。其中“神州淚”突現愛國之情誠為可貴。下片先說少年時自負有下筆千言之才華,頗思有所作為。“到如今”兩句寫現在夢幻破滅,隻餘暮年蕭瑟之感,與前麵形成鮮明對照。“若對”二句指包括自己在內的憂國誌士。末二句以登高作結,白日西下象征國勢危殆,令人痛心。
【注釋】
①湛湛(zhàn):形容天色陰暗。②牛山:在山東臨淄南。③淩雲筆:大手筆。④南朝狂客:指東晉孟嘉。他為桓溫參軍時,嚐於重陽節共登龍山,風吹帽落而不覺。桓溫命孫盛作文嘲之,孟嘉亦作文以答,其文甚美。見《晉書·孟嘉傳》。⑤孤負:辜負。
木蘭花戲林推①
劉克莊
【原文】
年年躍馬長安②市,客舍似家家似寄。青錢換酒日無何③,紅燭呼盧④宵不寐。易挑錦婦機中字,難得玉人心下事。男兒西北有神州,莫滴水西橋⑤畔淚。
【解析】
這是一篇規勸友人摒棄惡習的詞作。此詞題為“戲林推”,黃升《花庵詞選》作“戲呈林節推鄉兄。”節推就是推官(安撫司幕職)。上片寫林推官的縱酒賭博之放浪行為,其中深含作者的歎惜。下片寫勸林推官不要消磨壯誌於風月場中,而要為收複中原失地而建功立業。
【注釋】
①林推:姓林的推官。②長安:指臨安。③日無何:每天無所事事。④呼盧:賭博時的叫聲。⑤水西橋:泛指妓女居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