嶽飛是南宋初年的抗金名將。生於北宋末年的嶽飛,親眼目睹了華夏的山河破碎,國破家亡,他少年從軍,以“精忠報國”、“還我山河”為己任。轉戰各地。艱苦鬥爭,為的是“收拾舊山河”。這首詞所抒寫的即是這種英雄氣。陳廷焯在《白雨齋詞話》裏說:“千載後讀之,凜凜有生氣焉。”
【注釋】
①靖康恥:宋欽宗靖康二年(1127年),金兵攻陷汴京,虜走徽、欽二帝。②賀蘭山:在今寧夏回族自治區。③天闕:宮殿前的樓觀。
燭影搖紅上元有懷
張掄
【原文】
雙闕①中天,鳳樓②十二春寒淺。去年元夜奉宸遊③,曾侍瑤池④宴。玉殿珠簾盡卷,擁群仙、蓬壺⑤閬苑。五雲⑥深處,萬燭光中,揭天絲管。馳隙流年,恍如一瞬星霜換。今宵誰念泣孤臣,回首長安遠。可是塵緣未斷,漫惆悵、華胥⑦夢短。滿懷幽恨,數點寒燈,幾聲歸雁。
【解析】
此詞通過回憶舊事,從而感歎現實。字裏行間流露出孤臣的愛國情懷及不被任用的一腔幽恨。詞的上片追憶當年汴京元宵夜之熱鬧景象。鳳闕巍峨,玉殿豪奢,燭光絲管,君臣同遊,可謂盛況空前。換頭寫星霜變換,陡然跌落。“今宵”二句,回首長安,孤臣飲泣,揭出一篇主旨。“可是”二句,前塵如夢,未能割舍。末三句以今日之淒涼對比昔日之歡樂,給人以強烈的心靈震撼。
【注釋】
①雙闕:皇宮門前有雙樓觀。②鳳樓:宮內樓閣。③宸(chén)遊:帝王的巡遊。④瑤池:古代神話中神仙所居之地。此指皇帝居所。⑤蓬壺:即蓬萊,傳說中的海上三神山之一。閬苑:亦神仙之所居。⑥五雲:五色的祥雲。⑦華胥:寓言中的理想國。《列子》:“黃帝晝寢而夢,遊於華胥之國。”
程垓字正伯,號書舟,眉山(今屬四川)人。生卒年不詳。“盛以詞名”。有《書舟詞》一卷。
水龍吟
程垓
【原文】
夜來風雨匆匆,故園定是花無幾。愁多怨極,等閑孤負,一年芳意。柳困桃慵,杏青梅小,對人容易。算好春長在,好花長見,原隻是、人瞧悴。回首池南①舊事,恨星星②、不堪重記。如今但有,看花老眼,傷時清淚。不怕逢花瘦,隻愁怕、老來風味。待繁紅亂處,留雲借月,也須拚醉。
【解析】
這首詞係傷春歎老之作。詞的上片寫見風雨而思故園落花,憶池南(亦即故園)舊事。詞的下片寫作者轉念一想,好春無處不在,好花無處不有,隻因老來風味頓減,人瘦眼昏,故不能賞之耳。結句強自振作,情味更濃。結尾“留雲借月”四字奇妙。
【注釋】
①池南:池陽之南,指蜀地。②星星:比喻白發。
六州歌頭
張孝祥
【原文】
長淮望斷,關塞莽然平。征塵暗,霜風勁,悄邊聲。黯消凝,追想當年事,殆天數,非人力;洙泗①上,弦歌②地,亦膻腥③。隔水氈鄉,落日牛羊下,區脫④縱橫。看名王⑤宵獵,騎火一川明,笳鼓悲鳴,遣人驚。念腰間箭,匣中劍,空埃蠹⑥,竟何成!時易失,心徒壯,歲將零,渺神京。幹羽方懷遠⑦,靜烽燧⑧,且休兵。冠蓋使,紛馳鶩⑨,若為情。聞道中原遺老,常南望、翠葆⑩霓旌。使行人到此,忠憤氣填膺,有淚如傾。
【解析】
孝宗隆興元年(1163年),宋北伐軍敗於符離(今宿縣北),朝內主和派得勢,急於向金人屈辱求和。在建康任留守的張孝祥,感憤時事,即席賦詞,慷慨悲壯,張浚深受感動,“為罷席而入”(《朝野遺記》)。上片寫望斷中原淪陷區的悲慘情景和占領中原的金貴族的驕橫猖獗。下片感歎自己北伐中原的壯誌不能實現,對朝廷的屈辱求和極為憤慨,對淪陷中原的父老深表同情。詞的語言鏗鏘有力,與全詞的激憤之風相一致。
【注釋】
①洙泗:洙水和泗水,均流經山東曲阜,為儒學興盛地。②弦歌:指禮樂。③羶(shān)腥:牛羊的腥臊氣。④區(ōu)脫:古代北方民族在邊境所築的土室,作偵察警戒用。⑤名王:指金貴族首領。⑥埃蠹(dù):塵封蟲蛀。⑦幹羽:木盾和雉尾,古代舞者手中的道具。懷遠:安撫邊遠部族。⑧烽燧:古代邊疆報警的信號。黑夜舉火叫烽,白晝升煙叫燧。⑨馳騖(wù):奔走。⑩翠葆:帝王所用旗,以翡翠色羽毛裝飾。霓旌:五彩旌旗,亦帝王所用。
念奴嬌過洞庭
張孝祥
【原文】
洞庭青草①,近中秋、更無一點風色。玉界瓊田②三萬頃,著我扁舟一葉。素月分輝,銀河共影,表裏俱澄澈。怡然心會,妙處難與君說。應念嶺海③經年,孤光自照,肝膽皆冰雪。短發蕭騷④襟袖冷,穩泛滄浪空闊。盡挹⑤西江,細斟北鬥,萬象為賓客。扣舷獨嘯,不知今夕何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