蝶戀花

趙令疇

【原文】

欲減羅衣寒未去,不卷珠簾,人在深深處。紅杏枝頭花幾許?啼痕止恨清明雨。盡日沉煙香①一縷,宿酒②醒遲,惱破春情緒。飛燕又將歸信誤,小屏風上西江路。

【解析】

詞的前三句繪出一幅“深閨春思圖”,接下來一直到結尾是具體的、深一層的揭示。“紅杏”句表明她“惜春長怕花開早”的心情,因此說“止恨清明雨”。過片緊接上片,意脈不斷,進一步刻畫女主人公的心情。“盡日”這三句是重彩濃墨,具體而細膩地寫出她的愁思。“飛燕又將歸信誤”在感情上再生一層轉折。末句承前麵的“托杏寫興,托燕傳情,懷春幾許衷腸”之相思,更寫出了她的一往情深。

【注釋】

①沉煙香:沉香,又名沉水香,香木,可作香料。②宿酒:前夜醉酒。

蝶戀花

趙令畤

【原文】

卷絮風頭寒欲盡,墜粉飄香,日日紅成陣。新酒又添殘酒困,今春不減前春恨。蝶去鶯飛無處問,隔水高樓,望斷雙魚①信。惱亂橫波秋一寸②,斜陽隻與黃昏近。

【解析】

此詞為傷春懷人之作。詞的上片重在傷春。起以風勁、絮卷、香飄、花落,點染晚春景象,觸發傷春情懷,“新酒”、“今春”二句,見病酒春恨時時不已,年年有加。詞的下片重在懷人。“蝶去鶯飛”象征所思分袂,“望斷”點出懷人,“惱亂橫波”可知愁情滿目,日暮愈深。今夜病酒、傷春、懷人滋味又將如何?真有不可言喻之悲。

【注釋】

①雙魚:指書信。古樂府:“客從遠方來,遺我雙鯉魚。呼兒烹鯉魚,中有尺素書。”②橫波秋一寸:秋波,眼神。

清平樂

趙令疇

【原文】

春風依舊,著意隋堤柳①。搓得鵝兒黃②欲就,天氣清明時候。去年紫陌青門③,今宵雨魄雲魂④。斷送一生憔悴,隻消幾個黃昏?

【解析】

此篇係懷人之作。詞的上片,寫汴京城外隋堤上,春風低拂,柳色鵝黃,又是一年清明。“搓得鵝兒黃”,指柳條被春風依舊搓成鵝黃色,描繪形象生動。詞的下片在抉頭處,憶及去年清明京城相別,而今美人已去,如雲雨飄散。接寫如此景色,如此黃昏,怎不逗引詞人一生憔悴?結尾兩句借傷春寄托對人生的感慨。

【注釋】

①隋堤柳:隋煬帝開通濟渠,沿渠築堤,堤上植柳。②鵝兒黃:指柳條色似鵝黃。③紫陌青門:指遊冶之處。④雨魄雲魂:形容美人已去,如雲雨飄散。

水龍吟次韻林聖予《惜春》

晁補之

【原文】

問春何苦匆匆,帶風伴雨如馳驟。幽葩①細萼,小園低檻,壅培未就。吹盡繁紅,占春長久,不如垂柳。算春長不老,人愁春老,愁隻是、人間有。春恨十常八九,忍輕孤、芳醪②經口。那知自是、桃花結子,不因春瘦。世上功名,老來風味,春歸時候。最多情猶有,尊前青眼③,相逢依舊。

【解析】

這首詞借“惜春”之情抒發心中的感受,將人生哲理融於抒情之中,通篇彌散著無奈和失落的情愫。表麵故作曠達,實則愁情深沉。

【注釋】

①葩(pā):花。②醪(láo):醇酒。③青眼:吏稱晉阮籍能為青白眼。所喜之人,以青眼視之,否則以白眼待之。

憶少年別曆下①

晁補之

【原文】

無窮官柳,無情畫舸,無根行客。南山尚相送,隻高城人隔。罨畫②園林溪紺碧,算重來,盡成陳跡。劉郎③鬢如此,況桃花顏色。

【解析】

詞的上片,起筆疊用三個“無”字,寫盡行蹤飄零,宦途輾轉。“南山”二句繼寫南山送故人時的無限依戀。詞的下片,“罨畫”句讚曆下林泉景勝。“算重來”以下,設想今後,鬢影花色,預計主客變遷,不勝感慨!

【注釋】

①曆下:今山東曆城。②罨(yǎn)畫:雜色的彩畫。紺(gàn):深紅之色。③劉郎:相傳東漢劉晨與阮肇入天台山采藥迷路,遇二仙女,被邀至家中。半年後回鄉,子孫已過七代。後重入天台山訪女,蹤跡渺然。見南朝宋劉義慶《幽明錄》。詞用此,兼用唐劉禹錫《再遊玄都觀》“種桃道士歸何處,前度劉郎今又來”之典。

洞仙歌泗州①中秋作

晁補之

【原文】

青煙冪②處,碧海飛金鏡。永夜閑階臥桂影。露涼時,零亂多少寒螿③,神京遠,惟有藍橋④路近。水晶簾不下,雲母屏⑤開,冷浸佳人淡脂粉。待都將許多明,付與金尊,投曉共流霞⑥傾盡。更攜取胡床⑦上南樓,看玉做人間,素秋千頃。

【解析】

這首詞的題目有“泗州中秋作”語,當作於晚年在泗州賞月時。毛晉在《琴趣外編跋》裏說是晁補之的絕筆。上片末句“神京遠,惟有藍橋路近”,表明作者眾此不求功名,忘情仕途的決心。全詞從室外寫到室內,從人間寫到天上,再從天上寫到人間。層次井然,首尾呼應。